郑州比亚迪基地每50秒下线一台整车 曾经不足20万人的郑州航空港区为何能造一座“汽车城”?

9月10日电 每50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整车在郑州比亚迪基地下线;每3秒,一支动力电池电芯在此生产出来…“十四五”以来,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河南“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抓手。

10日,在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称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红军介绍:“郑州航空港区作为河南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引擎,以郑州比亚迪为核心,全力构建全链条、全生态、全要素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跑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河南速度’。”

数据显示,自2023年投产至今,郑州比亚迪基地已累计生产整车突破100万辆,贡献产值超1700亿元,占河南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的80%以上。凭借这一“龙头”带动,河南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已突破70万辆,跻身全国前十。

张红军介绍,2021年9月,比亚迪项目落户郑州航空港区,实现了37天开工、17个月投产。郑州航空港区也由此实现了跨越式成长,规划面积从138平方公里拓展至747平方公里,人口从不足20万增至近百万。如今,近30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城已拔地而起,这里已成为比亚迪在国内产业链布局最全的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以比亚迪为“链主”,郑州航空港区已集聚上下游企业超100家,形成“原材料—核心部件—整车—智能网联”完整链条,比亚迪全球模具中心、零部件制造中心以及佛吉亚等知名企业相继落地,产业链正从“串珠成链”迈向“聚链成群”。

如今,这座汽车城已建成道路40余公里,配套停车位3.1万个,布局学校、医院、蓝领公寓等设施。今年8月,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正式启用。

张红军称,郑州国际陆港可存储1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中欧班列15天直达欧洲,通达40国140城,配套建设的特色零部件产业园总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

在赋能河南建设制造强省方面,郑州航空港区未来将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车智慧‘森林’”,构建“10大创新单元+16个产业板块”生态,建设中国首个欧洲工况汽车认证检测与智能汽车测试研发中心。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险资借道ETF入市,配置比例有望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险资加大对权益市场的配置,除了直接投资股票之外,ETF也成为险资加大权益配置的重要工具。多位险资投资人士表示,今年加大了对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ETF的配置。行业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说法,险资频频现身ETF前十大持有人行列。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