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煤炭运输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需求不断增长,铁路外运起到骨干作用「图」

一、煤炭运输行业概况

煤炭运输指将开采后的煤炭输送至目的地,煤炭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以及管道运输,铁路运输因运量大、成本低、受天气影响小等特点,成为我国煤炭运输的主力军;水路运输适用于长距离、大批量的煤炭运输,尤其是海运;公路运输灵活性强,但成本较高,主要用于短途运输或作为其他运输方式的补充;管道运输虽具有连续性强、损耗小等优势,但受限于建设成本和地理条件,应用范围相对有限。

煤炭运输方式分类

二、煤炭运输行业政策

国内在煤矿产业的发展中遵循的政策是西煤东调、北煤南运,主要运输方法为铁路与港口运输。近年来我国政府发布一系列政策支持煤炭运输行业的发展,如《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提出实施铁路货运网络工程,完善普速铁路网络和重载铁路,持续优化“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北粮南运”等多式联运系统,加强疆煤外运通道能力建设。《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提升内河港口煤炭、焦炭、铁矿石等大宗货物集疏运清洁运输比例,新改扩建港区优先采用清洁运输方式。

中国煤炭运输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三、煤炭运输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煤炭运输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煤炭开采、洗选加工与矿区集运环节,将分散的煤炭资源集中起来,形成稳定、可批量发运的货源。中游是整个链条中最复杂、最关键的环节,主要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与管道运输。下游是煤炭运输的终点,煤炭在这里转化为能源或原料,包括火力发电厂、钢铁企业、化工企业、建材企业等。

煤炭运输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全国煤炭生产现状

煤炭作为全球重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作为产煤大国,自身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为47.8亿吨,同比增长1.5%。

2018-2024年中国煤炭产量情况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煤炭运输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煤炭运输行业发展现状

1、煤炭运输总量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煤炭运输量与流向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煤炭总运输量保持稳定,但长距离运输比例增加,对运输效率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煤炭从传统的“北煤南运”向多元化流向发展,如“西煤东运”“蒙煤南下”等,增加运输网络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煤炭运输总量为48.78亿吨,同比增长1.2%。

2018-2024年中国煤炭运输量情况

2、铁路煤炭运输量

煤炭是我国货运体系的重要品类,也是铁路运量最大的货种。长期以来,铁路在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中发挥着重要的运输骨干作用。据统计,全国铁路完成煤炭发运28.2亿吨(不含入箱煤),近六成的煤炭通过铁路运输。

2018-2024年中国煤炭铁路运输量情况

3、主要铁路煤炭运输通道情况

我国煤炭主产区主要铁路煤炭运输通道包括大秦铁路、朔黄铁路、浩吉铁路、瓦日铁路、唐呼铁路、张唐铁路等。目前,主要铁路煤炭运输通道存在能力紧张和能力利用不足并存的问题:大秦铁路、朔黄铁路承担了全国超过70%的煤炭运输任务,夏季用电高峰和冬季供暖期存在运力阶段性紧张;浩吉铁路、瓦日铁路、张唐铁路等煤运通道能力利用率受制于配套的铁路专用线、储配基地等集疏运系统建设滞后、装卸设施和车辆设备不足、货源分流与竞争等问题,通道点线能力不配套,能力利用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国内主要铁路煤炭运输通道情况

4沿海港口煤炭吞吐量

2024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电煤消费增长拉动我国煤炭消费规模提升,海运煤炭调入量呈低速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沿海港口完成煤炭吞吐量25.5亿吨,同比增长1.1%,完成海运煤炭调入量12.5亿吨,同比增长0.4%,其中,外贸进口快速增长16.4%,一次下水量呈现回落态势,同比下降5.6%。

2019-2024年中国沿海港口煤炭吞吐量情况

5疆煤外运现状

2020年以前,新疆煤炭生产绝大多数供应疆内使用,从2019年开始,受内地煤炭供应紧张、价格高位运行影响,疆煤外运量开始大量增长。外运量从2020年1741万吨增长到2023年11000万吨,增幅达531.8%。其中2023年铁路外运量6023万吨,同比约增长9.1%,公路外运量4977万吨,同比增长51.8%。2024年,疆煤外运量稳步增长,约累计外运1.4亿吨左右,创历史新高。其主要得益于新疆煤炭优质产能的加速释放,以及疆煤外运需求的日益旺盛。

2020-2024年新疆煤炭外运量情况

从铁路运输流向看,西北和西南地区是疆煤外运的主要销售市场。2024年西北地区占比62%,其中:甘肃占比37%,宁夏占比18%、青海陕西占比7%;西南地区占比18%;其他地区占比20%。疆煤外运仍以西北西南地区为主,甘肃、宁夏仍是疆煤的主要外调省份,但外运范围正在逐步扩大至华中地区和两湖一江等地。

2024年新疆煤炭铁路外运流向区域分布(单位:%)

煤炭运输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煤炭运输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集中化并存的特点,市场竞争激烈且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大型企业凭借其规模、技术和资金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承担了全国煤炭运输量的较大比例。兖矿能源旗下兖矿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具备铁路1.5亿吨、公路1亿吨、港航5000万吨,整体3亿吨/年的发运能力,拥有铁路、公路、港航物流园区13处、储配煤能力2000万吨/年。

国内煤炭运输行业主要企业

煤炭运输行业发展趋势

1、需求不断增长

我国煤炭运输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加是当前煤炭运输过程中最显而易见的趋势。首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是煤炭运输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90%以上的中国常规石化能源都是煤炭资源,也是现在乃至未来我国能源消耗的主要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煤炭资源的应用途径多样,各行业产业规模扩张以及升级对于煤炭应用需求的提升有直接影响。其次,科技进步以及创新也是煤炭运输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显著地提升能源资源消耗,能够提升能源应用的效率,间接地促进了煤炭运输需求的增加。

2、煤炭运输的煤炭品种更加丰富

煤炭资源作为一次性的资源,其掌握和控制对于能源安全以及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充分保障煤炭资源管理运输水平的提升,才能够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在当前煤炭市场发展过程中,供应量需求无法满足,运输压力大,但同样地,我国的煤炭品种较为丰富,在运输过程中也是需要注意的关键点。针对多样化的煤炭产品运输,运输路径设计和优化也需要进行调整。在新时代背景下,能源行业势必向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煤炭运输发展需要紧随时代精神,积极提升自身的适应性,提升运输效率和质量,保障不同类型的煤炭产品运输工作的展开,推动经济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煤炭运输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6-2032年中国煤炭运输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本文采编:CY343

推荐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煤炭运输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煤炭运输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主要包括市场透析、形势分析、局势分析、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