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秸秆行业概况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及穗部的统称,是农作物籽实收获后的残留部分,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残余资源。依据农作物种类的差异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样化需求,秸秆可被细致划分为多个类型,主要包括禾谷类秸秆、豆类秸秆、薯类秸秆、油料类秸秆、麻类秸秆与其他秸秆。
二、秸秆行业政策
在当前农业发展背景下,生态循环农业已成为落实“双碳”目标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通过秸秆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提高资源的循环效率和附加值。近年来我国发布一系列政策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如202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
三、秸秆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秸秆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秸秆的产生、田间处理、收集与储存以及相关设备等。中游是产业链的核心,承担着“价值提升”的关键角色,将原始的秸秆转化为具有特定用途的中间产品或商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是将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与原料化。
2、全国玉米生产现状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大关,其中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占粮食总产量超过40%,其中60%以上用于饲料,连结种植业和养殖业。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95亿吨,同比增长2.1%;近年来,我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我国玉米秸秆产量约3.3亿吨,可收集量2.99亿吨。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秸秆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四、秸秆行业发展现状
1、秸秆产量区域分布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秸秆产量快速增长。2024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为8.67亿吨,分区域看,东北地区秸秆年产量约1.6亿吨,华北地区1.79亿吨,长江中下游地区1.44亿吨,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
2、可收集资源量与综合利用量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秸秆资源国,年均可收集超7亿吨的秸秆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有效利用秸秆不仅能缓解农村资源紧张状况,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7.33亿吨,综合利用量为6.45亿吨。
3、秸秆综合利用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市场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市场规模为2044.7亿元,市场均价约为317元/吨。受粉碎机械性能、农机操作、田块条件等影响,存在秸秆粉碎度不够、还田质量差、分布不均匀等现象,还田的秸秆与土壤混合不充分,导致田地不平整,易引起缺苗断垄、漏温跑墒等问题,不利于下茬作物生长。从玉米秸秆来看,东北地区玉米秸秆收储运成本约150元/吨,一些地方成本甚至超过300元/吨。
4、中国秸秆综合利用按技术分布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据统计,2024年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以上,其中:肥料化利用占比57.6%,主要是直接还田,年还田量约4.22亿吨;饲料化利用占比20.7%,年利用量约1.52亿吨;能源化利用占比8.3%,年利用量约0.61亿吨,主要用于生物质发电、生物天然气和绿色甲醇生产;基料化与原料化利用合计占比1.5%,年利用量约1100万吨,主要用于食用菌栽培和造纸、建材等领域。
5、中国秸秆综合利用财政投入现状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深入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秸秆还田利用、秸秆离田利用、秸秆高值化、完善长效机制,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23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68.23亿元,在全国支持2179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全国秸秆资源大县全覆盖,全面提升全国秸秆综合利用能力。2024年,中央财政投入27.7亿元,支持400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
6、中国玉米秸秆产生量区域分布
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作物秸秆占比超过84%,构成秸秆资源的主体。据统计,玉米秸秆产生量前2位的省份为黑龙江和内蒙古,分别为4871.6万吨和3643.2万吨、占总产生量的14.9%和11.1%。其次是吉林、山东、河南、河北、辽宁、新疆和安徽等7个省份,玉米秸秆产生量在1200~3000万吨之间,合计占比为50.4%。
五、秸秆行业竞争格局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在这些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支持下,国内秸杆综合利用产业蓬勃发展,短时间内涌现出大量秸杆加工和综合利用公司,并且以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内企业可充分参与竞争,行业企业基本处于快速发展期或成立初期,且规模较小,行业竞争未来将逐步激烈。
六、秸秆行业前景展望
秸秆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土壤改良、清洁能源开发及畜牧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种模式可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理念的更新,秸秆综合利用将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能为农业绿色转型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助力。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秸秆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6-2032年中国秸秆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风险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