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务机产业概述
公务机是行政事务和商务活动中使用的交通工具,亦称行政机或商务飞机,通常指9吨以下的小型喷气或涡桨式飞机,载客4-10人;大型机型如波音747在执行要员专机任务时也可列入该范畴。
二、公务机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我国公务机行业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公务航空,支持相关研制应用和产业集聚。民航局等多部门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扩大开放范围,为公务机飞行提供了更便捷的条件。此外,还有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公务机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公务机行业产业链
公务机产业链上下游联系紧密,上游为中游提供关键部件,中游为下游提供运营服务,下游需求又推动上游生产和中游服务的发展。整体来看,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释放,产业链将不断完善,行业有望持续增长。
四、全球公务机行业现状分析
2022年全球喷气公务机交付量达712架。从细分市场看,中型和超大型公务机因兼顾航程与舒适度,交付占比稳步提升,成为拉动整体交付量的重要力量。展望2025年,全球喷气公务机交付量预计增至768架。这预期一方面源于高净值人群规模扩大与跨国企业商务活动回暖带来的需求支撑,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低空空域管理优化、运营服务体系完善等产业环境的持续改善,行业整体将呈现稳健发展格局。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公务机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五、中国公务机行业现状分析
1、中国公务机行业保有量
2022年中国公务机行业保有量为342架,折射出市场在政策与需求双重驱动下的起步态势。彼时,低空空域开放试点逐步推进,高净值人群对高效私密出行的需求已开始释放,但受运营成本高、服务体系待完善等因素制约,增长较为稳健。预计2025年保有量将增至373架。
2、中国公务机行业市场规模
2022年中国公务机运营市场规模达76.9亿元,预计2025年规模将增至88.4亿元,增长动力清晰可见,低空空域改革深化提升运行效率,跨境出行需求增长带动超远程机型运营活跃,且FBO等配套服务能力持续升级,多重利好推动行业从培育期向规模化发展稳步迈进。
六、公务机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公务机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湾流、庞巴迪、德事隆航空、达索四大巨头合计占据85%以上市场份额。第一梯队由湾流、庞巴迪主导,聚焦超大型超远程机型,抢占高端市场;第二梯队以德事隆、达索、巴航工业为主,覆盖中轻型及中型细分市场,依托差异化机型竞争。中国商飞等本土企业处于起步期,以性价比和政策红利切入市场,未来有望打破欧美企业垄断格局。
七、公务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公务机市场需求呈现“高端化+下沉化”双重特征,应用场景从传统商务向多元化延伸。全球高净值人群规模扩大推动高端需求增长,中国超高净值人群(可投资资产超1亿元)达14.2万人,带动庞巴迪环球系列、湾流G700等超大型远程机型占比提升至53%。区域市场方面,长三角、京津冀等传统核心区贡献65%以上飞行小时数,而成渝、武汉等中西部城市起降量增速超20%,市场下沉趋势明显。场景拓展更为显著,医疗救援、应急响应等特殊任务包机需求上升,文体赛事、高端旅游定制化服务兴起,个人及家族客户占比预计2030年升至30%。需求结构的变化推动运营商优化机型配置与服务体系,行业从单一出行工具向综合服务生态演进。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公务机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6-2032年中国公务机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