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载语音行业概述
车载语音是一种集成了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与车载系统的交互功能,它允许驾驶员或乘客通过自然的语音指令来控制车辆相关功能、获取信息或享受服务,其核心目标是在保障驾驶安全的同时,提升人车交互的便捷性与智能化水平,是现代智能汽车座舱系统中重要的人机交互入口之一,能根据车辆场景需求优化语音唤醒灵敏度、指令识别准确率及响应速度,部分高级车载语音还支持上下文理解、多轮对话和个性化语音交互。
二、车载语音行业政策
随着大众对汽车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升级,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不断加强,并带动了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国家先后出台政策扶持车载语音行业快速发展。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车载语音行业发展动态监测及投资机会洞察报告》
三、车载语音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车载语音行业产业链结构中上游为零部件及技术支持等,主要为芯片、传感器、麦克风、语音识别等;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为整车制造、汽车后市场,最终走向消费者。
2、产业链下游
随着乘用车产量的逐年上涨,车载语音行业需求随之提升,数据显示,中国乘用车产量从2020年的1999.4万辆上涨至2024年的2747.7万辆。预计未来中国乘用车产量将会继续提升。
四、车载语音行业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扩张,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50万辆,同比增长33.6%,且超过80%的新能源车型标配车载语音助手系统。同时,传统车企也加速智能化转型,2024年中国L2级及以上智能汽车的渗透率达到28.6%,智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车载语音系统的搭载率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车载语音乘用车端市场规模为29.7亿元。
五、车载语音行业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中国车载语音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且市场集中度较为分散,行业内企业众多,吉利汽车凭借自身优势,占据第一,占比为15.70%,其次为长安汽车,占比为13.70%,哈佛占比10.90%。
2、重点企业
小安语音系统是长安汽车与腾讯合作开发的车机智能系统,它随着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发展逐步完善。从最初仅支持基本的语音指令,如控制收音、多媒体播放等,到如今能够实现车外在线语音识别和播报、车外对讲和喊话等功能,其功能不断丰富,语音识别准确率和响应速度也不断提升。2024年长安汽车汽车业务收入为1597.33亿元。
六、车载语音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行业正从基础指令识别向多模态交互、情感化计算升级,中文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7%,方言支持覆盖率达85%,响应延迟压缩至0.8秒以内。同时,AI芯片性能不断提升,为车载语音系统提供更强大的算力支持。
2、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随着5G、AI大模型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合,车载语音系统的应用场景将从车内交互向车路协同、远程控制等方向拓展。例如,语音系统可以与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交互,获取实时路况信息,为驾驶员提供更精准的导航服务。
3、市场竞争格局多元化
竞争格局呈现“3+5+N”态势,百度DuerOS、科大讯飞、Cerence占据72%市场份额,华为鸿蒙车机系统通过全栈能力快速崛起至15%。同时,部分车企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也开始自研语音系统,以增强品牌差异化竞争力。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车载语音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6-2032年中国车载语音行业发展动态监测及投资机会洞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