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钐钴永磁材料行业概述
钐钴永磁体主要由金属钐(Sm)、金属钴(Co)、铜(Cu)、铁(Fe)以及锆(Zr)等元素组成,从结构上分为1:5型和2:17型两种,属于第一、二代稀土永磁材料。钐钴永磁体具有优异的磁性能、极低的温度系数、较高的使用温度和很强的耐腐蚀性能,是目前最佳的耐温永磁材料,广泛应用于微波器件、电子束装置、高功率/高速电机、传感器和磁力元件等行业。
二、钐钴永磁材料行业政策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全面推进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稀土永磁材料因其在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受到国家法规政策的高度关注与支持。《稀土管理条例》中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稀土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持续提升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钐钴永磁材料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钐钴永磁材料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钐钴永磁材料行业产业链行业产业链结构较为清晰,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钐、钴开采、钐、钴冶炼等其他材料,产业链下游为钐钴永磁材料行业应用领域,主要为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微波器件等。
2、下游分析
稀土永磁材料中产量较高、应用较为广泛的钐钴永磁材料下游应用消费结构中,航空航天、通讯和医疗设备市场应用处于领先地位,应用占比分别为24.5%、23.5%和17.5%。
四、钐钴永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钐钴永磁材料行业规模在过去呈现出整体扩大的态势,一方面,稀土储量丰富,为钐钴永磁材料生产提供重要的原材料优势;另一方面,中国稀土资源丰富,稀土储量全球第一,为钐钴永磁材料的生产提供原材料优势,为钐钴永磁材料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数据据显示,2024年中国钐钴永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4亿元。
五、钐钴永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从钐钴永磁材料的生产品质程度来看,中国钐钴永磁材料的制造厂商众多,低端和高端产品呈现出差异化的竞争格局。低端钐钴永磁材料的生产难度、准入门槛较低,因此吸引了众多厂商聚集,竞争较为激烈,:高端钐钴永磁材料的研发、生产在技术、资金、客户认可等方面准入门槛较高,因此为行业竞争者竖起了较高的壁垒,业内从事高端钐钴永磁材料研发、生产的厂商数量较少。中国最大的钐钴磁体生产企业宁港永磁就位于宁波市,如今产量占中国本土市场的26.8%。
2、重点企业
银河磁体从2012年3月开始从事钐钴磁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钐钴磁体业务处于稀土产业链的中游加工环节,虽不直接参与稀土开采,但通过参股稀土矿山和自建回收产线,实现原材料的闭环供应,银河磁体是国内领先的稀土永磁材料企业,在钐钴磁体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其自主研发的设备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根据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银河磁体钐钴磁体业务收入为1376.5万元。
六、钐钴永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推动性能提升
未来五年行业将聚焦于高磁能积、高矫顽力、低温度系数等性能指标的突破,同时加速推进无重稀土或低重稀土配方的研发以降低对战略资源的依赖。纳米晶钐钴、多层复合磁体、3D打印成型等前沿技术亦将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推动产品向微型化、集成化、定制化方向演进。通过AI辅助材料筛选与高通量制备技术,有望将磁能积提升至35MGOe以上。
2、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航空航天、国防军工领域对钐钴永磁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航空发动机、导航系统、军用雷达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钐钴磁体在高端驱动电机中的应用比例有望提升,同时在工业机器人、精密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
3、产业链整合加强
国内企业将通过垂直整合强化竞争优势,上游稀土资源企业向下游延伸,与磁材生产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构建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这种模式既能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4、绿色发展成为趋势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钐钴永磁材料生产企业的环保投入将不断增加。行业将构建“资源—技术—市场—回收”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模式,强化稀土资源综合利用与废旧磁体回收再制造体系建设,推动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钐钴永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6-2032年中国钐钴永磁材料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