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化材料产业概述
日化材料,全称为“日用化工材料”,是指用于生产各类日常生活所需化工产品(即日化产品)的基础原料、辅助原料及功能性成分的总称。其核心作用是赋予日化产品特定的使用性能(如清洁、护肤、护发、芳香、杀菌等),同时保障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使用感及外观形态,是连接化工基础产业与终端消费市场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日化产品的品质、功能与市场竞争力。
二、日化材料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日化材料行业发展得到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从国务院到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涵盖了产业结构调整、行业监管、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等多个领域。这些政策不仅规范了行业发展秩序,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原料创新和绿色制造,为日化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日化材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日化材料行业产业链
1、日化材料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日化材料产业链结构清晰,涵盖上游原料与包装供应、中游研发生产与品牌运营、下游渠道与消费者服务。日化材料产业链上游提供基础原料和包装,其质量与成本直接影响产品;中游负责研发生产与品牌建设,是价值创造关键;下游连接消费者,渠道变化驱动产业链效率提升。各环节相互依存,共同推动日化材料行业发展。
2、日化材料行业上游分析
2024年中国乙烯产量达3493.4万吨,同比增长0.7%。作为“石化之母”,乙烯是合成日化材料核心基材的关键原料,其产量稳增为行业提供了基础支撑。尽管2024年乙烯产能、产量增速均较前期放缓,且受需求端影响行业面临一定压力,但稳定的供应保障了表面活性剂、溶剂等基础日化材料的生产连续性,叠加年内价格重心上移带来的产业稳定性提升,为日化材料行业规避原料断供风险、维持生产节奏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日化材料行业现状分析
2024年全球日化材料市场规模已达5493亿元,在2020-2024年期间,以4.2%的年复合增长率实现稳健增长,展现出较强的行业韧性。伴随消费升级下日化产品需求扩容、绿色及功能性材料技术突破,全球日化材料市场预计将延续稳定增长态势,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7675亿元。
五、日化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日化材料行业竞争呈“外资主导头部、本土突围细分”的梯队格局。第一梯队为巴斯夫、德之馨等外资巨头,凭借研发与供应链优势;第二梯队是华熙生物、南京科思等本土龙头,在透明质酸、防晒剂等细分领域领先;第三梯队为中小本土企业,多聚焦单一品类,平均营收不足1亿元。
六、日化材料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合成生物学、超分子技术等前沿科技的产业化应用,正推动日化材料产业从传统制造向科技驱动转型。2024年中国化妆品上游投融资中,合成生物学相关企业占比超60%,该技术已实现依克多因、麦角硫因等高端原料的成本下降,其中麦角硫因价格从12-15万元/公斤降至2-4万元/公斤,加速了高品质原料的普及。超分子技术破解了透皮吸收难题,瑷尔博士采用超分子共晶技术实现活性成分“12小时持续渗透”,资生堂的液体渗透促进技术使美白成分渗透效果翻倍。精密萃取与发酵技术持续迭代,超临界CO₂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工艺实现99%高纯成分获取,第五代智能发酵技术形成“功效预测-实证”的开发闭环,某品牌的喜默因发酵产物浓度达93%,蕴含601种活性物质,技术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日化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日化材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