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理诊断行业概述
病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是通过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在肿瘤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病理学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主要分为传统病理技术(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免疫组化病理和分子病理。
传统的组织病理建立在组织、细胞的水平上,病理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或细胞样本的改变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免疫组化病理建立在蛋白质水平上,可以进一步判断肿瘤的组织来源、原发部位、病理分型、残留边缘癌细胞等,既能够辅助诊断疾病,也能够指导预后。分子病理建立在核酸分子水平上,能够确定肿瘤的基因突变类型,用于后续靶向药物的指导以实现精准医疗。
二、病理诊断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扶持体外诊断行业发展。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提升疾病诊断能力”,“大力开发分子诊断、化学发光免疫诊断、即时即地检验等先进诊断技术和产品”。随着国家对医疗行业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视,适应市场需求、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及持续创新能力的体外诊断企业将在国内医疗产业升级中获得高速发展的机会。
三、病理诊断行业产业链
病理诊断产业链上游涵盖仪器设备与试剂耗材供应,包括显微镜、病理切片扫描仪、染色试剂、免疫组化试剂及分子检测试剂等;中游为诊断服务主体,如医院病理科、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及区域病理诊断中心,负责样本处理、形态学观察、分子检测及结果分析;下游对接临床应用,直接服务于癌症筛查、肿瘤分型、用药指导、预后评估等诊疗环节,同时延伸至科研机构、制药企业及公共卫生领域,形成从设备研发到临床决策的完整闭环。
四、病理诊断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病理诊断行业市场规模
病理诊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发展较为成熟,病理医生规范化培训已持续数十年以上,对提升病理医生总体水平起到关键作用。我国病理科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是病理诊断仪器自动化低,依赖手工操作和人工核对验证;另一方面我国病理医生和技术人员资源稀缺。但随着我国不断扩大的肿瘤患者基数、政府扶持等因素,我国病理诊断的总体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8.3亿元增长至2024年7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79%。
2、我国免疫组化市场规模
免疫组化病理诊断可提供蛋白质水平的证据,在判断肿瘤良性/恶性、确定肿瘤细胞来源、鉴别肿瘤类型或亚型、分化方向、分级、靶向治疗、预后、微小转移灶的发现和确定等方向有广泛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还可识别特定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提高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病理科常用的免疫组化抗体约数百种。受国内诊疗人次稳定增长、医保覆盖面与支出力度逐渐加大,及分级诊疗的持续推动等因素影响,我国病理诊断市场总体呈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2024年免疫组化市场规模约为54.3亿元,约占病理诊断规模的七成。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病理诊断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五、病理诊断行业竞争格局
1、重点企业介绍
早期国内病理诊断市场被罗氏(Roche)、丹纳赫旗下徕卡(Leica)、安捷伦旗下丹科(Dako)三大家占据近七成市场份额。目前,国内厂商中迈新生物凭借先发优势及较齐全的一抗种类,成为国内免疫组化的领军企业,其次是通灵生物、基因科技、中杉金桥、赛诺特等。分子病理诊断行业中试剂企业主要包括艾德生物、安必平等。
2、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病理诊断市场较为集中,行业前十家企业营收占据84.7%的市场份额,罗氏诊断占18.2%,中杉金桥占17.5%,迈新生物占12.3%,徕卡生物系统占9.4%,安必平占8.7%,通灵生物占5.8%,安捷伦占5.8%,赛诺特占3.4%,基因科技占2.3%,康录生物1.3%。
六、病理诊断行业发展趋势
病理诊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呈现技术智能化、市场扩容、政策驱动三大核心方向。技术层面,AI与数字病理深度融合,如华为-瑞金医院联合开发的瑞智病理大模型,通过百万级数字切片训练实现单切片秒级诊断,覆盖90%常见癌种,准确率超98%;多组学技术整合基因组、蛋白组数据,结合液体活检(ctDNA检测灵敏度达89.5%)和空间转录组学,推动肿瘤分型精准度提升至92%。区域诊断中心集约化发展,如迪安诊断30个中心使分子检测通量提升5倍,成本下降40%。政策层面,政府推动医疗新基建,如湖北要求二级以上医院配齐数智化设备,云南建设县域资源共享中心;国产替代加速,国内企业在免疫组化、分子病理领域突破,技术差距缩小。同时,行业面临病理医师短缺挑战,需通过AI辅助、培训体系优化及薪酬改革缓解;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品牌与本土企业博弈,需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及市场拓展增强竞争力。前沿技术如量子计算、3D成像、元宇宙培训(效率提升3倍)及细胞治疗配套诊断(CAR-T年检测人次超万)将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从疾病诊断向健康管理延伸,催生千亿级新市场。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病理诊断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病理诊断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