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子筛吸附剂行业概述
分子筛吸附剂是一种具有规整微孔晶体结构、孔径均一(0.3-2nm)且可选择性吸附分子的无机多孔材料,通过其三维孔道体系对分子尺寸和极性的筛分作用实现高效分离与净化。
二、分子筛吸附剂行业政策
近年来,随着下游塑料制品的需求逐步多样化、塑料加工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相关环保政策的逐步推行,高性能、功能化、节能环保的分子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凸显,这也对相关企业在工艺改进、功能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分子筛吸附剂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三、分子筛吸附剂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分子筛吸附剂行业产业链上游以高岭土、氢氧化铝、有机胺等原料和能源为核心,占成本三成;中游通过水热晶化、造球/蜂窝成型及离子交换改性,将粉体变为高附加值的干燥剂、催化剂或吸附模块,中国产能占全球三成五;下游则依托石化、空分、VOCs治理、氢气纯化及医疗制氧等多元场景,形成需求驱动的完整闭环。
2、产业链下游
分子筛吸附剂行业应用场景众多,主要用于制气、化工、干燥除杂三大领域。炼油、空气分离、石化领域消费量分别占分子筛吸附剂总消费量的 29%、17%、13%。
四、分子筛吸附剂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分子筛吸附剂市场规模的上涨,是传统需求稳健增长与新兴应用领域强劲驱动相结合,辅以技术持续进步和政策利好支持的共同结果。未来,随着绿色低碳转型的深入推进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特别是在氢气纯化、二氧化碳捕集等环保领域的应用深化,分子筛吸附剂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球分子筛吸附剂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0亿美元。
从全球分子筛吸附剂行业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北美、中国、欧洲三个地区占据了绝大数市场份额,分别占比35.84%、29.48%、16.76%。
五、分子筛吸附剂行业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全球分子筛行业CR5超过56.04%。其中霍尼韦尔UOP的分子筛吸附剂产能位居全球第一,占比23.38%。建龙微纳的产能位居全球第六,国内第一,其在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上海恒业、大连海鑫、雪山实业等。
2、重点企业
建龙微纳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芳烃吸附分离用分子筛吸附剂的企业,也是目前全球单体工厂唯一能够完成芳烃吸附剂全流程生产制造的企业。根据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建龙微纳分子筛材料业务收入为7.42亿元。
六、分子筛吸附剂行业发展趋势
1、合成工艺绿色化
微波-超声耦合水热合成:可将晶化时间从24h压缩至2-4h,能耗降低30%。替代传统NaOH/有机胺体系,VOC排放趋零,已在上海恒业中试。利用淀粉、纤维素等可再生模板,目标成本下降15%-20%。
2、孔道结构精准化与多级孔
通过调控Si/Al、引入Ge/B等杂原子,实现CH₄/N₂分离系数≥6。解决大分子扩散限制,VOCs转轮吸附容量提升40%。缩短扩散路径,PSA制氧循环周期由60s降至30s。
3、功能化改性复合化
用于低温NH₃-SCR脱硝,NOx转化率>95%。相对湿度80%时水吸附量<3%,延长VOCs吸附寿命2-3倍。一步合成,CO₂捕获容量≥6mmolg⁻¹,再生温度降低20℃。压降<500Pam⁻¹,已在空分制氧小型化装备中示范。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分子筛吸附剂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分子筛吸附剂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