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体抑制剂行业概述
补体系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面对微生物感染、凋亡细胞的威胁时,补体系统需要快速清除这些颗粒物,并且要保证足够的特异性。补体系统可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微生物所激活,导致病原微生物裂解或被吞噬,补体系统涉及50多个蛋白,包括激活因子、调节因子和受体。补体抑制剂主要通过靶向补体系统的关键成分(如C1q、C3、C5等)或调节蛋白(如因子B、因子D),阻断补体激活的级联反应,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二、补体抑制剂行业发展背景
补体抑制剂是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创新药物,生产涉及细胞培养、纯化、制剂等复杂工艺,其适应症在近年不断拓展,从罕见病向肾病、眼科疾病等常见病领域延伸,这使得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市场的潜力吸引了众多医药制造企业的关注。2024年中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25298.5亿元。
三、补体抑制剂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
产业链来看,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涵盖氨基酸、培养基、缓冲液、色谱填料、试剂等核心原料;中游为补体抑制剂研发与生产环节,涉及药物靶点的发现与验证、药物分子的设计与优化、临床前研究等流程;下游则是销售环节,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医药电商等渠道。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补体抑制剂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下游分析
PNH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骨髓衰竭和血栓形成等。在PNH,补体抑制剂适用于经典型PNH患者,或合并骨髓衰竭的PNH,有相对较大的克隆,且具有临床溶血症状的患者。无论何种补体抑制剂,在阻断补体激活的通道时,并不能解决PIGA突变导致的GPI锚缺陷,GPI缺陷的红细胞大量堆积,一旦停药,会导致溶血的爆发,因此必须终身治疗。2024年中国PNH患病人数约为1.28万例。
四、补体抑制剂行业现状
近年来,补体抑制剂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其他补体相关疾病领域,适应症的拓展扩大了潜在适用患者群体,推动补体药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为市场带来了广泛的疾病覆盖范围和商业化机遇。依库珠单抗是阿斯利康研发的全球首个C5补体抑制剂,在2023年底被纳入国家新版医保目录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新价格。2024年中国补体抑制剂市场规模约为1.02亿元。
五、补体抑制剂行业未来展望
因补体系统由多种蛋白质组成,通过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及旁路途径激活,三种补体激活信号通路既各有不同,又存在深度关联,其复杂性,使得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体外功效方法的特异性,从而加大了补体抑制剂企业的研发难度。目前,依库珠单抗是国内唯一上市的补体抑制剂,其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将推动中国补体抑制剂市场进一步扩大,同时,中国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持续扩容,纳入创新药的趋势明确,有望为补体抑制剂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补体抑制剂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补体抑制剂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