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金属围护行业概述
建筑金属围护系统是一种采用压型金属板或金属面夹芯板作为主要材料,通过支承结构与主体结构连接的装配式外围护体系。其核心功能包括防风、防水、保温、隔热、隔声及装饰,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墙面及底面系统。在国外,将金属板材作为屋面材料、墙面材料使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大量采用金属作为围护系统材料主要是因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冶金工业的飞速发展,能够生产出各种规格及满足质量要求的金属板材。相比而言,建筑金属围护系统在我国大陆地区应用和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但行业市场规模增速较快。
二、建筑金属围护行业发展背景
进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后,新材料产业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柱型产业,非金属岩棉夹芯板也成为新时代下高端建筑建材的首选,这对推动制造业和建筑业提质增效,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进步,我国新材料行业在产业规模、产业集聚、技术创新、领军企业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
三、建筑金属围护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建筑金属围护行业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生产制造及下游应用服务三大环节。上游主要包括钢铁、铝材、涂料、保温材料及密封胶等供应商,为系统提供基础材料与功能层组件;中游由专业金属围护制造商主导,通过压型、复合、配件加工等工艺,生产屋面板、墙面板、底面系统及配套构件;下游对接建筑总承包商、业主方及设计院,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商业设施等领域,并依托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政策推动需求升级。
2、产业链上游
建筑金属围护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为金属板材、保温棉等原材料行业,其中金属板材占比最大。1996年我国钢铁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20年国内产粗钢量达10.65亿吨,首次突破十亿大关,2024年产量约为10.05亿吨,连续23年稳居世界第一。
四、建筑金属围护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内建筑金属围护系统行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自2006年开始筹备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以来,我国承办世界级体育盛事、会议、展览等大型活动愈加频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钢结构为主体的高铁火车站、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商业设施、大型物流中心、城市功能性建筑等不断增加,以金属围护系统为代表的一些新兴建筑行业迅速崛起。据统计2024年我国建筑金属围护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44亿元,2019-2024年CAGR约为7.99%。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建筑金属围护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五、建筑金属围护行业竞争格局
建筑金属围护行业主要的国外竞争企业有巴特勒、霍高文、盛墙等,此类企业定位于国内中高端市场,由于国内建筑金属围护行业技术来源于国外,国外企业在产品技术上具有一定领先优势,但其对市场的开拓能力以及服务水平不及国内企业。主要国内竞争企业可以分为两类:1)钢结构旗下的金属围护公司:上海精锐、美建等;2)专业金属围护公司:万事达、森特股份、钢之杰等。
六、建筑金属围护行业发展趋势
1、向节能环保、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方向发展
未来,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及智能化管理的需要,在金属屋面系统中植入各种智能芯片,通过大数据采集,经互联网汇聚到总控室,可以及时了解、解决各工程项目中存在的缺陷及隐患,形成与客户的紧密互动,减少检修及维修成本,可以有效解决金属屋面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让客户享受到增值服务,进而完成金属围护系统智能化的逐步实现。这种模式有利于行业大数据的采集,对各大设计机构提供更符合大跨度建筑的各种技术参数及应变参数,为真正实现百年建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真正实现屋面系统智能化。因此,金属屋(墙)面围护系统在绿色、环保、节能基础上未来将向智能化监测与管理方向发展。
2、向太阳能光伏围护系统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在屋面压型金属板上以固定形式形成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形成光伏一体化屋面,该项目接入公共电网,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建筑物自用,又可以同公共电网一起为附近的用户供电。太阳能与金属屋面、墙体集成一体化,既能减少建筑成本,达到防水、遮阳的效果,也能与建筑融为一体,达到更好的外观效果与节能作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与金属围护系统的结合将成为金属围护系统行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3、向工厂预制、集成装配、建筑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大型建筑尤其是大跨度建筑物也可以规模化制造,只要将预制好的结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即可。金属围护产品在工厂批量生产、施工现场直接拼装,是提高金属围护系统安装质量和效率的最有力措施和保障。这种工业化的生产建造方式能够实现缩短工期、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施工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工厂化智能芯片的植入,给每个构件赋予了特定的生命编码,即时检测建筑金属材料的各种数据,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符合我国倡导的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金属围护系统行业逐渐由传统生产方式向工业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转变。
4、技术向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我国建筑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细分领域的技术呈现出差异化、专业化的特点。金属围护系统行业在研发、设计、生产、施工、后期维护等方面逐渐自成一体,目前正向着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先进的系统产品、专业的施工技术及全面的售后服务于的一体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金属围护系统企业在产品设计开发、设计软件功能升级、施工方式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进而满足建筑对金属围护系统逐渐提升的要求。同时,金属围护系统设计是个系统工程,并不能局限于部分,而要使系统内部不同层次、材料之间实现完美的连接、融合,从而实现金属围护系统的完整功能,技术更加专业化是金属围护系统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建筑金属围护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建筑金属围护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