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黄鱼养殖行业概述
大黄鱼,隶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被称为“黄花鱼”“黄瓜鱼”“黄金龙”等,是我国东南沿海特有的中下层洄游性经济鱼类,体色金黄、唇部橘红、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被赋予“国鱼”的美称。大黄鱼栖息于水深60米以内的软泥或泥沙底质海域,喜集群。食性广,主要以虾、蟹等甲壳动物和小鱼为食。春季繁殖,通常在河口、内湾、岛屿附近产卵。
二、大黄鱼养殖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
产业链来看,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涉及鱼苗、冰鲜杂鱼、配合饲料、深水网箱等;中游为大黄鱼养殖环节,目前我国大黄鱼养殖多采用普通网箱养殖模式,殖方式正从近岸网箱养殖逐渐向深远海养殖拓展;下游则是销售环节,包括国内线下市场、线上电商平台销售以及出口贸易等。
2、上游分析
传统大黄鱼养殖依赖冰鲜小杂鱼,但冰鲜杂鱼含有许多经济水生动物幼体,将之当作饵料易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水生动物容易流失或沉积海底污染海域环境。而在大黄鱼育苗过程中,所使用的微粒饲料占其饲料成本的60%以上,已能较好地满足苗种生产需求。2024年中国水产饲料产量为2262万吨,配合饲料的市场渗透率仍有望上升。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大黄鱼养殖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大黄鱼养殖行业现状
1、产量
当前,我国大黄鱼主要养殖于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以近海养殖(通框网箱)为主,近年来,大黄鱼养殖逐渐成为了闽东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大黄鱼因其具有低脂高蛋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大。2023年中国大黄鱼养殖总产量达28.1万吨;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山东和广东4省,其中福建省大黄鱼养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4.5%。
2、苗种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过度捕捞和粗放的作业方式,大黄鱼资源迅速衰竭,出现 一鱼难求的局面,无法形成渔汛,为了恢复大黄鱼资源,我国从1985年开始研究大黄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并于2000年实现养殖产业化。2023年中国大黄鱼行业鱼苗产量为24.5亿尾。
四、大黄鱼养殖行业重点企业
上海农好饲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禽畜及水产饲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农好股份不仅拥有4个先进的饲料生产基地,还打造了5个特色养殖基地,包括上海农好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宁德大黄鱼养殖基地、湛江石斑鱼养殖基地、商丘蛋鸭养殖基地以及浙江湖州蛋鸭养殖基地。同时,农好股份生态养殖大黄鱼、石斑鱼膨化饲料突破人工配合饲料不能全程饲喂大黄鱼、石斑鱼的的技术瓶颈,饵料系数分别达到1:1.5~1:1.6、1:0.85~1:1。2024年,农好股份营业总收入为14.56亿元。
五、大黄鱼养殖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大黄鱼养殖行业有望依托舟山渔业育种育苗科创中心等平台,结合基因编辑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定向选育耐高温、抗病力强、生长快的新品种。同时,养殖过程中,物联网技术会更广泛应用,实现水质监测、饵料投喂等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数据则可用于分析消费偏好,帮助大黄鱼养殖户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此外,品牌影响力将愈发重要,宁德大黄鱼这样的区域公共品牌会不断强化,或将通过打造文化IP、新媒体宣传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大黄鱼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大黄鱼养殖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