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纯氨行业概述
高纯氨是指纯度≥99.999%(5N)以上、杂质总量低于10 ppm、金属离子和颗粒物控制在ppb级的高纯度无水氨气,主要用作半导体、光伏及LED工艺中的关键氮源和还原剂。
二、高纯氨行业政策
高纯氨属于高纯电子气体,是电子信息产业与新能源发电产业所需的重要原材料,行业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中指出:将“特种气体-一氟甲烷、三氟化氯、氟化氢、溴化氢、氟氮混合气等”列为关键战略材料。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高纯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三、高纯氨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从产业链来看,高纯氨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化学原材料与生产设备,同时也包含了相应的生产设备和储存设施的提供。其中,化学原材料是指工业级氨,而工业级氨主要由合成氨工艺制得,其原料来源广泛,包括煤炭、天然气等。中游是指高纯氨的生产厂商。下游是指应用领域,包括半导体、光伏、显示面板等。
2、产业链上游
从成本结构看,由于包材较为紧缺,出现一定幅度涨价,导致包材占成本比达56%,而原材料占比为24%,该设备折旧约占20%。
四、高纯氨行业发展现状
芯片制造中清洗、蚀刻、CVD等环节对7N级氨需求刚性及AI服务器、车载芯片扩产使国内晶圆厂产能CAGR达14%,直接拉动超纯氨消费量。另外TOPCon、HJT 电池片镀膜工艺单耗提升带动中国超纯氨行业市场规模上涨,2024年中国超纯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亿元。
我国高纯氨行业起步较晚,早期市场需求主要依靠进口。近几年,为实现进口替代、满足国内电子及光伏产业需求,我国政府对高纯电子气体行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推动进入行业布局的资本数量不断增多,带动中国高纯氨行业产量上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高纯氨行业产量约为8.6万吨。
五、高纯氨行业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从竞争格局来看,高纯氨行业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市场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企业手中,竞争集中度相对较高。目前行业主要企业为科利德、金宏气体、和远气体、英德赛等。
2、重点企业分析
目前高纯氨产能利用率并不高,2023年在高纯氨较为紧俏的情况下金宏气体的产能利用率也仅在80%左右,而产能较大但只进入了光伏与显示面板领域的久策气体,2023年产能利用率仅在50%左右,目前金宏气体高纯氨产能最大,为22000吨/年,目前仍有6000吨海外产能在规划中,久策气体产能为12000吨/年,仍有16000产能在建,预计产能建设完成后将成为中国产能最大的超纯氨厂商。
六、高纯氨行业发展趋势
1、极限纯度与杂质图谱技术
采用“多级低温精馏+量子点吸附+在线飞行时间质谱(TOF-MS)”组合工艺,将金属杂质总量控制在<1ppb,预计2028年国内两家龙头实现8N级量产。2026年起,头部企业将把杂质数据库与客户端缺陷检测系统打通,实现“杂质指纹”可追溯,缺陷定位时间缩短60%。
2、绿色低碳工艺
将塔顶冷凝热用于塔底再沸,能量利用率由55%提升到78%,2027年成为新建装置准入门槛。利用可再生电力制氢合成氨,再精馏提纯,2029年首批绿氢高纯氨示范产能5,000t/a落地内蒙古,碳足迹下降70%。捕集装置与液氨储罐一体化设计,2030年行业平均碳排放强度较2024年降低40%。
3、数字孪生与AI控制
2026年主流装置上线“数字孪生工厂”,实时映射200+工艺参数,异常工况响应时间从10min缩短到30s。通过振动-声学-红外多源传感,设备突发故障率下降35%,年度维护费用降低20%。
4、储存与包装革命
内衬ETFE/PEEK复合层,水分渗透率<0.1mg/(L·year),满足8N级长途运输需求,2027年替代传统不锈钢瓶60%。采用“分子筛-膜分离”一体化模块,客户现场即可再生钢瓶余气,运输频次降低25%,2028年覆盖80%晶圆厂。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高纯氨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高纯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