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延铜箔行业概述
压延铜箔是利用塑性加工原理,通过对铜锭的反复轧制-退火工艺而成的产品,其内部组织结构为片状结品组织。压延铜因其强度、延展性、抗弯曲性导电性和致密度均优于电解铜箔,能很好地满足高端挠性印制电路板的性能要求因此被广泛用于制造高频、高速传送和精细线路的印刷电路板。
二、压延铜箔行业政策
压延铜箔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原材料,在印制电路板、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年本)》中指出: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促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制定本目录。本目录共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二是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其中,甘肃省新增鼓励类产业包括锂(钠)离子电池用隔膜、电池级高档电解铜消、电解液等电池材料研发生产。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压延铜箔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三、压延铜箔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压延铜箔主要由铜锭等原料反复压延和酸洗制备而成,主要用于挠性覆铜板(FCCL),也被用作高频PCB的基材,另外压延铜箔在石墨烯薄膜制备、电磁屏蔽领域、航空领域的高空防雷电等皆有应用。
2、产业链下游
从中国压延铜箔行业应用结构来看,主要分为FCCL、锂电及其他领域,其中FCCL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占比为63.68%,锂电及其他领域占比36.32%。
四、压延铜箔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2000万辆,动力电池负极集流体对6μm以下极薄压延铜箔的需求从3.2万吨跃升至2030年的11.5万吨,渗透率由12%升至28%,成为最大增量来源,促使全球压延铜箔行业市场规模上涨,2024年全球压延铜箔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61亿美元。
5G基站、服务器、AI加速卡推动RTF≤1.5μm低轮廓铜箔需求上涨,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年增55%,6μm压延铜箔在储能PACK中的占比由2022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35%,带动全球压延铜箔行业需求上涨,2023年全球压延铜箔行业产量约为31824吨,需求量约为31391吨。
2、中国
中国“十四五”新材料规划、欧盟CBAM碳足迹认证等推动本土企业将极薄铜箔良品率由2022年的65%提升至2024年的82%,进口替代率预计2030年达78%,国产化进程的加快带动行业市场规模快速上涨,2024年中国压延铜箔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0.68亿元。
中国动力电池负极集流体对≤6μm极薄压延铜箔需求激增,另一方面5G基站、IDC、AI服务器带动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2023年中国5G基站已超337万个,占全球65%以上,直接拉动低粗糙度压延铜箔用量年增30%以上。这些因素刺激中国压延铜箔行业需求上涨,2023年中国压延铜箔行业产量约为7309吨,需求量约为9125吨。
五、压延铜箔行业竞争格局
由于我国电解铜箔行业发展相对国际铜行业起步较晚,虽然我国铜企业在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中不断减小与其技术差距,但在添加剂的组分选择及其精确量比、产品在线稳定控制技术等方面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苏州福田金属有限公司、山东天和压延铜箔有限公司、灵宝金源朝辉铜业有限公司、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中铜华中铜业有限公司等。
2、重点企业
众源新材主要从事紫铜带箔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公司管理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根据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铜箔业务收入为2.35亿元。
六、压延铜箔行业发展趋势
1、超薄化与高性能化
压延铜箔将向更轻薄、更高性能方向发展,以满足高密度、高效率的电池和电路设计需求,预计厚度将突破至更低水平,并逐步规模化。
2、新材料与新工艺研发
开发纳米铜箔、复合铜箔等新材料,采用连续压延工艺、优化热处理参数、开发新型合金材料等,以实现超薄铜箔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3、环保与绿色制造
注重节能减排、循环利用,采用无铬电镀、闭路循环水系统等绿色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4、表面处理与性能提升
通过化学处理、电镀、涂覆等手段改善铜箔表面粗糙度、粘附力、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开发低轮廓铜箔(LP)和超低轮廓铜箔(VLP)以满足高频高速信号传输需求。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压延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压延铜箔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