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溴化钠行业概况
溴化钠是无色立方晶系晶体或白色颗粒状粉末。无臭,有咸味或微带苦味。溴化钠51℃时溶液中析出无水溴化钠结晶,低于51℃则生成二水物。其溴离子可被氟、氯所取代。在酸性条件下,能被氧氧化,游离出溴。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溴化氢。
二、溴化钠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溴化钠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溴素、氢氧化钠、液氯(氯气)、卤水、活性炭等原材料。中游为溴化钠的生产环节,生产工艺有中和法、尿素还原法等。溴化钠应用广泛,涉及医药、摄影、农药、石油、香料、染料、水处理、钻井液等多个领域。在医药领域,可用于生产利尿剂和镇静剂,治疗神经衰弱等病症;在水处理和钻井液方面,需求也呈稳定增长趋势;还可作为制造溴代烷烃、溴酸盐等化学品的原料,在化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全国溴素生产现状
溴产业是以海水、卤水、回收氢溴酸和溴化盐等为原料,辅以液氯、纯碱、硫酸、硫磺等,进行溴产品提取、加工和其系列产品开发的行业。溴素主要应用于阻燃剂、农药医药中间体、工业用溴(染料、香料、感光材料、橡胶、制冷剂)、石油钻井液、水处理剂等领域。我国溴素自给率严重不足,高度依赖进口,产业链供给受制于以色列、美国、印度等国家。据统计,2024年我国溴素产量为5.83万吨。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溴化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溴化钠行业发展现状
1、供需现状
在溴化物中,溴化钠是重要产品之一,是用途广泛的中间产品,其产量、需求量、国际贸易量均处于较高水平。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溴化钠行业产量为3.58万吨,需求量为5.23万吨。
2、市场规模
溴化钠用途多样,在化工领域,可用来制取溴、溴化氢、溴化银等,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用来制取溴乙烷等;在医药领域,可用作医药中间体,用来制造利尿剂、镇静剂、催眠剂、抗惊厥药物等。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溴化钠行业市场规模为10.46亿元,市场均价约为2万元/吨。
3、进出口现状
我国虽然是全球第三大溴素生产国,但受制于卤水资源储量日益减少,海水溴产能增长缓慢等因素,随着下游产业快速增长,溴素供需失衡问题日渐明显,溴化钠厂家溴素供应一定程度上依赖进口。据统计,2024年我国溴化钠及溴化钾进口量为1.5万吨,出口量为1.91万吨。
从我国溴化钠及溴化钾进口来源地看,吉布提是我国溴化钠及溴化钾第一大进口国,2024年进口量为0.87万吨,占比58.14%,其次是老挝、以色列、俄罗斯及埃塞俄比亚地区,进口量分别占比15%、10.78%、9.6%与4.69%,其他地区进口量占比1.78%。
四、溴化钠行业竞争格局
整体来看,我国溴化钠行业的产能集中度并不高,产能主要分散于较多的中小型企业中,大型企业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目前我国溴化钠行业企业主要有潍坊强源化工有限公司、江苏沃德化工有限公司、开封市敬莲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海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潍坊裕凯化工有限公司等。
五、溴化钠行业发展趋势
1、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溴化钠在医药、电子、水处理和工业应用中的需求持续增长。在医药领域,其作为制药原料的需求稳定增加;在电子行业,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升级,对高纯度溴化钠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此外,溴化钠在海水淡化、水处理等非传统应用领域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
2、生产技术环保化
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促使溴化钠生产商采用更清洁、高效的生产技术。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和废弃物处理问题,通过优化生产工艺以减少环境污染,开发出更多环保型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市场对绿色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溴化钠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溴化钠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