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辛醇行业概况
丁辛醇是一种丁醇和辛醇合成的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能与水及多种化合物形成共沸物,均有中等毒性的性质。丁醇和辛醇可在同一装置中用羰基合成法生产,故习惯上合称为丁辛醇。丁辛醇生产以丙烯低压铑催化羰基合成法为主流,核心是高选择性生成正丁醛,后续通过加氢(正丁醇)或缩合-加氢(辛醇)得到产品。该工艺具有条件温和、产物纯度高的特点,是目前最经济高效的工业化路线。
二、丁辛醇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丁辛醇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丁烯、丙烯、合成气等基础化工原料。其中丙烯是生产丁辛醇的主要原料,其供应情况和价格对丁辛醇生产影响较大。产业链中游为丁辛醇的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增塑剂、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合成纤维、塑料、医药中间体、香料等生产制造行业。
2、丁辛醇下游消费分布
近年来我国丁辛醇下游消费结构变化不大,下游产品主要是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增塑剂DBP和乙二醇单丁醚。其中,丙烯酸丁酯在我国正丁醇消费中占比最高,超过50%;其次是醋酸丁酯,占比约17%;DBP位居第三,占比13.0%。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丁辛醇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三、丁辛醇行业发展现状
1、供需现状
产能来看,2024年我国丁辛醇产能为692万吨,其中正丁醇产能为317万吨,辛醇产能为375万吨。2024年丁辛醇总产量为542万吨,同比增长13.4%,需求量为578.22万吨,同比增长10.1%,相比于单产品辛醇,正丁醇产品下游消费增速有所放缓。
2、进出口现状
我国国丁辛醇产品长期依赖大量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进口量一直居世界第一,近几年随着国内丁辛醇装置陆续建成投产,进口量出现逐渐萎缩的态势。据统计,2024年我国丁辛醇进口量为46.74万吨,同比下降6.99%,出口量为10.52万吨,同比增长262.02%。其中,2024年中国异辛醇出口量增幅高达249%,创近5年新高。主要原因为随着辛醇行业开工不断上升至高位,新产能悉数达产,并实现稳定、高负荷运行状态,国内辛醇总产量达到新高水平,同时中国在辛醇生产方面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为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我国丁辛醇进口来源地来看,我国丁辛醇主要从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韩国、沙特阿拉伯等地区进口,据统计,2024年前四地区进口量合计占比87.84%,其他地区丁辛醇进口量合计占比12.16%。
3、投资现状
2024年以来,受市场高景气度影响,我国丁辛醇行业投融资热度日益攀升,漳州古雷、广西华谊新材料、富海石化等公司的丁辛醇扩产或新建项目陆续开工。随着国内丁辛醇产能建设项目逐步推进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我国丁辛醇市场供应能力,提升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全国丁辛醇产业市场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四、丁辛醇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丁辛醇生产企业共有21家,其中中石化集团丁辛醇产能达100万吨/年,位居全国产能首位。未来丁辛醇装置集中投产时间为2025-2026年。若新建产能全部如期投产,至2026年年底丁辛醇产能或将超过1100万吨/年,虽有下游需求增量,但不能完全消耗,正丁醇产能过剩现象将会逐步显现,盈利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从而推动行业竞争格局的重构。未来具备全产业链优势、技术成本优势和全球化视野的企业将成为最终赢家。
五、丁辛醇行业趋势
2024年我国丙烯酸丁酯供需紧平衡,下游胶带母卷及丙烯酸乳液均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正丁醇产品的需求量,同时丙烯酸丁酯出口数量增加明显,助推产量提升;但醋酸丁酯下游市场需求疲软,特别是受水性溶剂和无溶剂产品替代冲击,木制漆行业对醋酸丁酯的需求萎缩;同时受环保政策影响,邻苯类增塑剂逐步被环保型增塑剂所替代,比如DBP下游市场需求萎缩,特别是聚氯乙烯(PVC)鞋材行业对DBP的需求下降。预计未来,受环保限制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醋酸丁酯、DBP等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正丁醇产品消费增速或将下降。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丁辛醇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丁辛醇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