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性能减水剂行业概述
高性能减水剂是一种在较低掺量(≤胶凝材料质量的0.5%–1.5%)下即可显著降低混凝土水胶比、提高流动性并保持或增强其强度与耐久性的化学外加剂,通常以聚羧酸系等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兼具高分散性、低收缩、环保性和适应性广等特点。
二、高性能减水剂行业政策
水泥行业由于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高能耗、重污染行业,是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反应较为灵敏的行业之一,近年来中国政府发布一系列政策,引导行业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这也带动中国高性能减水剂行业的发展。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高性能减水剂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高性能减水剂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高性能减水剂行业产业链结构较为清晰,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主要为乙烯、环氧乙烷、聚醚单体、煤焦油等;产业链中游为高性能减水剂生产;产业链下游为高性能减水剂行业应用领域,主要为混凝土、预制构件、现浇工程等。
2、产业链下游
高性能减水剂主要应用于水泥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两年,中国水泥行业产量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建筑行业正经历转型,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2024年中国水泥行业产量约为182523.7万吨。
四、高性能减水剂行业发展现状
减水剂是应用最广泛的混凝土外加剂。以按产品类别划分的产量计,混凝土减水剂占比约为71%。近年来,聚羧酸减水剂因优异的性能,市场份额持续上升。以产量计,聚羧酸减水剂约占2023年混凝土减水剂总产量的84.9%,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高性能减水剂行业产量约为10.3百万吨,消费量约为10.06百万吨。
五、高性能减水剂行业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2023年国内高性能减水剂市场的格局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特点。具体来看,垒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占据了市场11.2%的份额,位居首位;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紧随其后,市场份额为10.6%。此外,Anhui Engineeri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和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拥有6.3%的市场份额,而中建西部建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则占据4.3%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还有大量其他企业共同瓜分了61.3%的份额,这表明高性能减水剂市场虽然有几大龙头企业,但整体竞争依然十分激烈,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2、重点企业
一直以来,垒知集团依托垒知建筑科学研究技术平台,攻克“四特:特高、特长、特大、特深”混凝土外加剂应用场景,积累各种成功案例,为大型建设项目提供混凝土外加剂生产、施工解决方案,根据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外加剂新材料收入为19.55亿元。
六、高性能减水剂行业发展趋势
1、绿色环保化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生物基原料的应用将成为主流。生物基减水剂不仅可降解,还能减少对传统化学合成材料的依赖,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生产过程将更加注重低碳化,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采用清洁能源等方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2、功能多样化
通过分子设计和复配技术,开发具有自修复、早强、抗裂、缓凝等多种功能的新型减水剂。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工程需求,开发个性化的减水剂配方。
3、智能化生产
采用智能化生产系统,如实时监测和自动调节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利用智能化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高性能减水剂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高性能减水剂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