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汽车照明系统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我国企业研发与制造优势逐步显现,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图」

一、汽车照明系统行业概述

汽车照明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必备系统之一,主要包括照明灯具、信号灯具及相关控制模块等,按照功能可分为照明灯具、信号灯具、氛围灯具、图像显示灯具等,按照装配位置可分为外部照明及信号灯与内部照明及信号灯。外部照明及信号灯主要包括前组合灯(远/近光灯、前雾灯等)、后组合灯(后转向灯、后雾灯等)、侧面转向灯、日间行车灯等,内部照明及信号灯主要为壁灯、顶灯、门灯、行李箱灯、阅读灯、踏步灯、发动机舱灯等。

汽车照明系统主要布局

二、汽车照明系统行业发展背景

1、政策环境

汽车工业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相继推出各项政策措施,在产业规划、技术引进、投融资、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全方位的支持,促进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良性发展。稳定、良好的政策环境将对我国汽车照明产业发展形成积极影响。

汽车照明系统行业相关政策

2、社会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稳步向前为中国汽车市场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28万辆、3144万辆,2019-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和4.05%。过去十几年我国汽车产销保持较高的规模和高速增长水平,为我国汽车照明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9-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情况

三、汽车照明系统行业产业链

汽车照明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光源、芯片、PCB、线束、二三极管、MOS管、塑料粒子、注塑件等行业。整车厂系汽车照明行业的下游行业。从下游应用市场上看,汽车照明产业下游主要包括新车市场以及维修改装的后装市场,新车配套市场的容量与新车产量直接相关,维修改装市场的容量与汽车保有量相关。

汽车照明系统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四、汽车照明系统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汽车照明市场产

近年来在乘用车市场能源结构转型、乘用车智能化以及LED技术在汽车行业逐步渗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全球汽车照明市场呈稳定发展态势,据统计,2024年全球车用照明市场产值达359.27亿美元,同比增长4.7%。未来中短期,随着OLED、mini-LED、激光等新型光源以及ADB、DLP等技术应用逐步渗透,汽车照明系统的智能化及应用场景将逐步提升与丰富,进而带动单车汽车照明系统价值量增加。

2020-2024年全球汽车照明市场产值情况

2、我国汽车照明市场规模

我国作为全球汽车制造产业核心国家之一,其配套的汽车照明市场亦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统计,2022年我国地区汽车照明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的22%,随着我国汽车照明智能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单车智能照明系统价值量的提升,2024年我国汽车照明市场规模达到809亿元,2020-2024年CAGR约为9.7%。

2020-2024年我国汽车照明市场规模情况

3、我国LED车灯行业市场规模

近几年,针对汽车市场,国家推出购置税减半、地方政府促进汽车消费等政策,在此背景下,车用照明相关产品需求随之上涨。2024年我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LED前大灯搭载率达到81.3%,LED车灯已成为当前汽车车灯的主流选择,据统计,2024年国内LED车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57亿元,同比增长9.9%。

2020-2024年我国LED车灯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汽车照明系统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五、汽车照明系统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从国内市场竞争格局上看,华域视觉和星宇股份建立头部优势地位,市占率超越斯坦雷、广州小糸、海拉、法雷奥等合资厂商在中国的市场地位,尤其以星宇股份为代表的本土企业,持续向日德系品牌、BBA豪华品牌以及新势力突破。

我国汽车照明系统行业竞争格局

2、重点企业介绍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主要是乘用车)车灯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是我国领先的汽车车灯总成制造商和设计方案提供商之一,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53亿元,较上期增长29.3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25.36亿元,较上期增长29.89%。

2020-2024年星宇股份营收情况

六、汽车照明系统行业发展趋势

1、LED渗透率逐步提升,µAFS、Micro-LED等新型光源技术逐步推广应用,汽车照明系统进入“高像素”时代

未来中短期内,LED凭借优良的光线强度、长使用寿命以及低功耗等优势,其市场渗透率有望实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随着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的迭代与推进,具备高像素的智能汽车照明与视觉控制是未来汽车照明系统的核心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以OLED、Micro-LED、µAFS、MEMS等新型光源为载体的汽车智能照明系统将逐步实现市场化应用与量产落地,尤其在数字光处理(DLP)等技术的创新下,汽车前照车灯像素已突破百万级,汽车照明系统已正式迈入“高像素”时代。

2、ADB、DLP、BladeScan等智能技术逐步渗透,汽车照明安全性、智能化程度提升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我国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愿景与目标之一为安全高效智慧出行。在乘用车智能化、安全性、舒适性、节能性的发展趋势下,汽车照明系统的稳定性、节能性、智能化和安全性要求日益提升,尤其在智能性及安全性上,汽车照明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驾驶环境,实现光线强度及照射范围的动态调整以及驾驶预测与提示等功能,因此未来汽车照明系统的控制模块的功能设计及集成度要求更高,自适应远光灯系统(ADB)、数字光处理(DLP)、极速旋镜式远光自适应系统(BladeScan)等智能技术未来将逐步渗透,根据国信证券研究所数据,目前我国乘用车新车销量中前车灯的ADB、DCP技术应用渗透率分别约9%、1%,至2025年有望提升至30%、5%。

3、汽车照明智能化交互功能设计逐步成熟,“照明”迈向“表达”阶段

在半导体产业链逐步成熟、汽车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等有利因素推动背景下,乘用车智能化水平日趋提升,汽车照明与视觉控制系统逐步由原先照明与信号指示功能向更智能的“表达”功能过渡,汽车前照灯、后尾灯、氛围灯、迎宾灯、格栅灯等汽车照明系统产品品类逐步增加、定制化设计要求逐步提升,未来汽车照明系统将在照明与信号指示基础功能的基础上,优化与驾驶者的交互性功能,提升驾驶乐趣、安全性、舒适性。

4、中国企业研发与制造优势逐步显现,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

从全球汽车照明市场看,过去十年以德国海拉、日本小糸等为代表的国际企业占据了市场半数以上份额。近年来,中国在全球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地位日益突出,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新能源产销量最高的国家。与此同时,在我国半导体产业链逐步成熟的背景下,本土汽车照明系统制造企业软、硬件技术开发与结合的能力逐步提升,加之响应性与制造成本等优势,以华域视觉为代表的一批本土企业逐步突出重围,未来汽车照明市场的国产化步伐有望实现进一步提速。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汽车照明系统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汽车照明系统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1266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照明系统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照明系统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前景及趋势预测分析、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