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赤泥综合利用行业概况
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后的废弃物,因其富含氧化铁而呈现出红色泥状或粉末状,通常被称为赤泥,由于生产方法和铝土矿品位的不同,每生产1吨氧化铝大约产生1~1.5吨的赤泥,其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对周边环境造成潜在的污染。根据氧化铝制备工艺,赤泥可分为拜尔法赤泥、烧结法赤泥和联合法赤泥。由于铝土矿及生产氧化铝的工艺不同,赤泥成分也有所差别,但赤泥主要成分大部分仍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钠、氧化钙和氧化钛等。
二、赤泥综合利用行业政策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规划,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推动,逐步突破赤泥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瓶颈,培育发展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十四五”开局之年,十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不断探索赤泥的更多规模化利用渠道;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也继续引导赤泥综合利用规模化、集聚化、产业化发展。2024年12月工信部等6部门发布《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提出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即在2027年和2030年分别实现赤泥综合利用率15%和25%。
三、赤泥综合利用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赤泥综合利用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氧化铝生产企业。它们在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产生赤泥,为赤泥综合利用行业提供了原料;相关设备包括赤泥的破碎、粉磨设备,用于分离有价金属的选矿设备、冶炼设备等,此外还包括一些辅助材料,如添加剂催化剂等。产业链中游为赤泥综合利用企业与科研机构和技术服务提供商。产业链下游为提取有价成分,利用于建筑材料、路基材料、土壤调理剂、化工产品等。
2、赤泥综合利用分布
不同来源的赤泥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其中Al2O3、Fe2O3、SiO2、CaO、Na2O、TiO2等约占赤泥总质量的90%。此外,赤泥还含有灼碱成分、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如:镓、铼、钇、钪、钽、铌、钍、铀和镧系元素等。从我国赤泥综合利用量分布来看,2024年回收氧化铁粉976万吨,占比总利用量的70.6%。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赤泥综合利用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四、赤泥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现状
1、全国氧化铝产量
我国是全球氧化铝产量最大的国家,我国每年排放的赤泥超过1亿吨,而赤泥利用率却远低于我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平均水平,造成大量赤泥堆存。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氧化铝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我国氧化铝产量为8552.2万吨,同比增长3.74%,2018-2024年产量复合增长率为2.78%。
2、赤泥产生量
随着氧化铝产业的崛起,赤泥的堆存量从建国初期的空白迅速增至数十亿吨。近些年来,我国氧化铝产量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赤泥产量呈亿吨迅猛增长。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我国赤泥年产生量维持在1亿吨左右,2024年产生量为1.15亿吨。
3、赤泥综合利用量
作为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国,我国赤泥年产生量大概在1亿吨左右,但综合利用水平却不足一成,技术瓶颈、经济成本、市场推广成为赤泥综合利用产业化难以翻越的“三道坎儿”。据统计,2023年,赤泥综合利用量突破100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10%;2024年综合利用量提升至1380万吨,利用率提升至12%,其中广西、山东、山西与河南是我国赤泥综合利用主要地区,我国在赤泥资源化领域迈出坚实步伐,走在全球赤泥利用技术前沿,赤泥综合利用迎来发展的春天。
五、赤泥综合利用行业竞争格局
赤泥作为工业固废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但受时代条件限制,长期未能突破产业化“瓶颈”。广西作为我国铝产业的重要基地,在赤泥综合利用领域成果显著。从多家铝企业来看,赤泥选铁已成为普遍选择。广西通过防城港港口生态铝、广投北海绿色生态铝等重点项目,正加速构建“氧化铝—赤泥—资源化”循环产业链,其经验对全国赤泥治理具有重要示范价值。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广西内陆地区赤泥综合利用率为17.04%、沿海地区赤泥综合利用率为34%,沿海地区新增赤泥综合利用率提前完成30%以上的目标。
六、赤泥综合利用行业前景展望
随着《赤泥综合利用行动方案》的纵深推进,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标准体系完善和市场化机制培育,赤泥综合利用必将突破瓶颈。这不仅关乎铝工业绿色转型,更是践行“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预计到2030年,年均可减少固废堆存占地千余亩,降低碳排放超百万吨,为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资源循环利用贡献中国方案。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赤泥这一“放错位置的资源”终将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跃升。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赤泥综合利用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赤泥综合利用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