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舶水下清洗行业概述
船舶水下清洗行业主要是为邮轮、渔船、科考船、散货船、集装箱船、军舰等船舶的吃水线以下的外表面、侧舷底面、球鼻艏、底龙骨、海底门、螺旋桨等位置进行清洗和清洗检测。船舶水下清洗根据不同的船舶清洗方式,可以将其分为蛙人清洗、上坞清洗、智能清洗机器人清洗三种。蛙人清洗以潜水员携带传统清洗工具下水清洗为主;上坞清洗是船舶进入船坞后,人工采用高压水枪、喷砂等方式清理(俗称刮船底);船舶水下清洗机器人清洗是由专业的操作人员通过无线遥控方式让机器人在水下对船底进行清洁。
二、船舶水下清洗行业政策
船舶制造业一直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船舶业的快速发展,船舶后市场受到带动影,近些年中国政府相机出台船舶水下清洗行业相关政策,《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中指出:到2025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初步构建。绿色船舶产品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船用替代燃料和新能源技术应用与国际同步,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等绿色动力船舶国际市场份额超过50%。到2030年,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基本建成。绿色船舶产品形成完整谱系供应能力,绿色船舶技术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绿色船舶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世界领先。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船舶水下清洗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船舶水下清洗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船舶水下清洗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硬件供应,主要为设备供应商、清洗剂供应商、配套产品供应商等;产业链中游船舶水下清洗行业;产业链下游为船舶运营、船舶融资租赁、港口运营、海洋工程等。
2、产业链下游
船舶水下清洗行业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领域为船舶工业,数据显示,全球在册船舶停靠中国港口的船舶数量呈现逐年上涨态势,带动船舶水下清洗行业需求上涨,2023年全球在册船舶停靠中国港口的船舶数量为6.71万个。
四、船舶水下清洗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贸易的持续增长,船舶作为关键交通工具的作用愈发显著,其运输量不断增加,船舶水下清洗的市场需求也相应增加。尤其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海洋经济体之一,在船舶制造、运输以及维护服务方面具有强大实力,船舶数量的增加直接推动了船舶水下清洗市场规模的扩大。数据显示,中国船舶水下清洗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涨态势,2023年船舶水下清洗行业市场规模为180.51亿元。
水下清洗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超声波清洗、机器人清洗等新型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效果,降低了成本,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增长。飞马滨(青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Seashell ROV CR-01设备,将空化喷射技术与ROV机器人完美结合,可在港口和锚地进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大大提高了清洗效率。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船舶水下清洗费用为15.83万元/次。
从船舶水下清洗行业市场结构来看,远洋运输船舶占据了近乎半数的市场份额,占比为48.29%,其次为内河运输船舶,占比为26.71%,最后为沿海运输船舶。占比为25%。
五、船舶水下清洗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船舶水下清洗行业发展的技术趋势主要体现在自动化、智能化、环保化、多功能化以及高效节能等方面。具体来看,水下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将被更广泛应用,其具备自主规避障碍物、自动识别污垢类型并选择最佳清洗方式的能力,同时借助智能控制系统,清洗设备能实时监测清洗参数并自动调整工作状态,提高清洗效率与效果。在环保化方面,环保型清洗剂和绿色清洗技术将得到更多应用,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如超声波清洗、低压水射流技术等将获得更广泛推广。此外,船舶水下清洗设备将集成多种检测功能,融合多种清洗方式,以实现更高效的清洗作业,同时,借助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技术,操作人员可远程操控清洗设备,并通过分析清洗数据实现预测性维护,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与服务质量。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船舶水下清洗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船舶水下清洗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