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介质陶瓷行业概况
微波介质陶瓷作为一种特定的功能陶瓷,能够在微波电路中充当电介质使用,是现代通信中的关键战略材料。目前,全球已研制出多种不同体系的微波介质陶瓷,因不同体系的εr和表现差异明显,学者普遍根据介电常数不同将其大致划分为低、中、高介电陶瓷3种类型。
二、微波介质陶瓷行业政策
我国微波介质陶瓷产业起步较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竞争力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近年来,国家积极注重微波介质陶瓷及产业的发展,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推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发展的政策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将“信息产业-电子元器件生产专用材料:半导体材料、电子陶瓷材料、压电晶体材料等电子功能材料”列为鼓励类。《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将“功能陶瓷制造-特种陶瓷制品制造-微波陶瓷”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
三、微波介质陶瓷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微波介质陶瓷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各类金属氧化物、添加剂及相关设备等,其中金属氧化物主要包括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钡、氧化锶等,这些金属氧化物是合成微波介质陶瓷的基础材料,添加剂包括助熔剂、烧结助剂等,设备包括高温烧结炉、球磨机、搅拌机、成型设备等。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通信、卫星导航、雷达等领域。
2、5G基站建设现状
微波介质陶瓷元器件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条件下,符合5G基站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设计要求,并且能够解决高抑制的系统兼容问题,逐渐成为5G基站射频器件的重要选择方案。随着近两年全球5G基站建设的快速推进,以5G宏基站介质波导滤波器为代表的微波介质陶瓷元器件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265万个,其中5G基站数量达425.1万个。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微波介质陶瓷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四、微波介质陶瓷行业发展现状
1、供需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着手开展微波介质陶瓷研究,以跟踪国外关于BaO-TiO2系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成果为主。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微波介质陶瓷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据统计,2024年我国微波介质陶瓷产量为73217.7万只,需求量为119512.1万只。
2、市场规模
我国微波介质陶瓷产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进入优化升级的发展阶段。国内微波介质陶瓷在电子、光纤通信、国防军工等行业的需求旺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2018年的39.6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2%,实现了快速增长,这一阶段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微波介质陶瓷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下游需求旺盛以及国家利好政策支持。
五、微波介质陶瓷行业竞争格局
在多方参与下,目前市场竞争格局以多元化、中小型企业为主,竞争格局较为复杂;由于下游市场变化较大,能快速响应器件应用需求的企业研发成本竞争加剧。近年来,发展规模较大的介质陶瓷生产企业有高斯贝尔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同方鲁颖电子有限公司、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厦门松元电子有限公司与江苏灿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但在技术积累、产品多样性以及产业化规模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六、微波介质陶瓷行业发展方向
我国微波介质陶瓷产业应以实现微波介质陶瓷产品结构由中低端产品向高端型调整、突破高性能微波类陶瓷制备技术及上游原材料的自主化生产技术为发展导向,以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系统行业优质发展为目标,推动我国从微波介质陶瓷大国向微波介质陶瓷强国迈进,为推动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提供关键材料支撑。同时,注重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融入国际市场,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展开技术合作交流,提升微波介质陶瓷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微波介质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微波介质陶瓷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