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旅IP商业化行业概述
文旅IP,即为文化旅游融合知识产权,是指是指在文旅目的地诞生的具有高辨识度和独特性的知识产权或创意成果。文旅IP商业化,则是指围绕已构建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内涵、较高辨识度等特征的文旅IP,通过一系列的商业运作手段和策略,将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品牌价值等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
二、文旅IP商业化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国家层面持续出台政策推动文旅融合与文化产业发展,重心从文化遗产保护转向创新性转化,明确要求加快文旅深度融合,为文旅IP商业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并通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的财政投入,为文旅IP的开发、保护及商业化提供直接资金保障。2023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达1280.4亿元。
三、文旅IP商业化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
产业链来看,上游为IP设计与孵化环节,涵盖文旅IP体系构建、确权与保护等;中游则是IP运营与变现环节,涉及文旅IP的运营管理、商业化开发等;下游为IP产品销售与渠道拓展环节,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文化文物机构的专卖店、电商平台等。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文旅IP商业化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下游分析
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文物机构作为文化资源的核心载体,其数量增长直接扩大了可商业化的文化素材库,而且,文化文物机构通过开发文创产品、举办特色展览、推出数字藏品等方式,直接推动了文旅IP的商业化进程,并逐渐成为我国文旅IP商业化的重要主体。2023年,全国文化文物机构数量为304194个。
四、文旅IP商业化行业现状
疫情后,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复苏以及国内外游客对文化深度体验的追求,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文旅IP的影响力,伴随着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兴趣和关注度不断增加,直接促进了文旅IP商业化的发展。2024年,中国文旅IP商业化市场规模约为4314亿元;在文旅IP商业化的过程中,低空文旅、冰雪经济等新兴细分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五、文旅IP商业化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科技应用深化,VR/AR、AI、数字孪生等技术或将广泛应用于实景演艺、虚拟游览及数字藏品开发,不仅将降低文旅IP商业化运营成本,还能增强用户沉浸感,同时,云游、元宇宙景区等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有望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并将拓展文旅IP的传播渠道。此外,文旅IP商业化将加大跨行业联动,文旅IP将与美妆、潮玩、餐饮等品类合作,推出文创联名产品,进而实现快速破圈,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文旅IP商业化以地方文化为基础,不断通过创意开发形成城市品牌,带动区域经济,不仅催生新兴产业,更有望成为城市文化象征。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文旅IP商业化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文旅IP商业化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