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航IT行业概述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民航业安全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国民航业信息化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30多年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迅速完善,行业内大批信息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实现了部分数据共享和分析,为安全决策和行业监管提供了支持。当前,民航信息化已形成行业管理部门、运行主体和第三方服务商共同建设的发展格局。
二、民航IT行业发展背景
1、政策环境
近年来,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智慧航空相关的政策,民航机务IT解决方案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扶持范畴,高度契合建设民航强国的发展战略,相关政策的提出为民航IT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将在较长时期内为规行业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2、社会环境
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2014-2019年我国民航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等行业核心运营指标均保持逐年增长;2020-2022年受到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影响,上述指标均出现下滑;步入2023年,我国民航业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客、货、邮运输需求显著增长,各项行业核心运营指标表现良好,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达到1188.3亿吨公里、6.2亿人次、735.4万吨,均实现同比大幅提升,并且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
三、民航IT行业产业链
民航IT的上游主要为硬件设备供应商及软件基础技术供应商,硬件设备供应商包括网络设备制造商、服务器及存储设备厂商和智能终端设备供应商等,软件基础技术供应商有操作系统提供商、数据库管理系统供应商和中间件供应商等。中游主要为民航IT的解决方案,下游为航空公司、机场及相关管理部门。
三、民航IT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航空公司IT支出规模
2016-2019年全球航空公司IT支出规模快速增长,从219亿美元跃升至496亿美元;2020年受到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影响,IT支出规模下滑至290亿美元,此后整体保持回升态势,至2023年达到345亿美元。从航空公司IT支出规模占收入的比重来看,除2020年以外,自2018年起比重均保持在4%-5%之间,总体较为平稳。
2、我国民航业IT支出规模
根据中国航空新闻网发布的数据,国内民航业的IT支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251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553亿元。此外,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2023年国内民航业实现营业收入10237亿元,据此测算2023年国内民航业IT支出规模占民航业收入的比重约为3.1%,与全球市场差距明显。可见,未来国内民航IT行业具备较大的成长空间。
3、我国民航IT细分市场份额占比
市场结构方面,根据中国航空新闻网发布的数据,按照不同的产品和服务类型,目前国内民航IT市场中硬件设备、软件实施、信息服务的规模占比分别约为45%、35%和20%,2023年对应的细分市场规模分别为144亿元、112亿元和64亿元。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民航IT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五、民航IT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民航IT行业,其专业性要求和发展特点导致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参与者数量相对较少。我国航空运输业起步较晚,民航信息化领域尤其是核心IT系统的建设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伴随国内民航企业信息化自主可控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国内民航IT服务商在部分业务领域的核心技术储备不断增强,下游用户尤其是中小型航空公司出于系统自主可控和降低建设成本等因素考虑,开始采用自主化软件。从长期来看,行业内技术能力突出、开发经验丰富、技术服务优质的国内民航IT服务商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
2、重点企业介绍
是保障我国民航业安全运行的核心软件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Sabre、Jeppesen等国外软件厂商在我国民航信息化安全运行领域的可靠替代者,凭借20余年的行业经验积累,专业的技术团队,打造了面向航空公司和机场运行的完备产品、技术及解决方案,业务领域覆盖运行控制、飞行安全、市场营销、机务维修、航空油料等关乎安全、旅客服务和生产效率的民航核心IT系统,为大中小型航空公司提供量身制定的个性化产品服务,极大地促进了航空公司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化转型,2023年恒拓开源营收1.9亿元。
六、民航IT行业发展趋势
1、智慧民航建设驱动民航企业加强IT投入
我国民航业历经多年发展,行业规模持续扩大,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同时,以往单纯依靠增加传统要素投入的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民航正全方位重塑民航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成为全球航空业新一轮发展的主导趋势。近年来,中国民航局等主管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明确将智慧民航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民航业发展主线,要求不断加强民航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生产运行系统的建设、完善和安全保障,以数据治理和智慧化场景应用为抓手,加快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基于民航业自身特点和智慧化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航空公司、机场等行业参与者持续加大IT投入,致力于优化业务流程,推动降本增效。
2、机务维修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
机务维修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具有技术含量高、风险大、流程复杂等特点,并且涉及大量信息数据和文档的传递、保存。此外,面对复杂的经营环境和外部形势,航空公司对于降低飞机维修成本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机务维修自然成为民航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通过围绕维修记录数字化、维修运行数字化、维修故障诊断数字化、维修保障数字化等技术方向进行积极探索,构建数字化业务平台,可对机务维修的生产流程、运营管理和维修资源保障进行全方位优化。
3、我国民航IT市场自主化空间广阔
我国航空运输业起步较晚,在信息化领域尤其是核心IT系统的建设方面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民航业发展初期,各企业大多选择直接引进国外成熟的信息化产品,成本较高,并且后续的产品和技术升级主要依赖国外企业。近年来,伴随各行业对于信息化自主可控的要求日益提高,国内软件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部分厂商在民航业IT技术和系统建设方面取得突破。下游行业用户尤其是中小型航空公司出于系统自主可控和降低建设成本等因素考虑,开始采用自主化软件。整体而言,我国民航IT市场的自主化空间广阔。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民航IT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民航IT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