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芳酯行业概述
聚芳酯(Polyarylate,简称PAR)是一种分子主链上带有芳香族环和酯键的热塑性特种工程塑料。它通常由二元酚(如双酚A钠盐)和二元酸酸(如苯二甲酰氯)通过界面缩聚或溶液缩聚制得。聚芳酯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透明性、阻燃性、耐冲击性、耐紫外线屏蔽性和耐候性等特性。聚芳酯熔点与热分解温度相差较大,可采用注射、挤出和吹塑等加热熔融的方法成型加工。
二、聚芳酯行业政策
聚芳酯属于一种工程塑料,其行业的发展受到工程塑料行业政策影响。有机高分子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支撑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重要工业基础之一,工程塑料作为有机高分子新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点扶持。《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制造业“六新”突破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加快发展3D打印专用钛合金、铝合金等金属粉末,开发高性能稳定性光敏树脂、粘结剂、工程塑料与弹性体和碳化硅、氮化硅等陶瓷粉末、片材,研发金属球形粉末、纳米改性球形粉体等材料成形与制备技术,加快培育增材制造材料产业。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聚芳酯(PAR)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三、聚芳酯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聚芳酯行业产业链结构较为清晰,由上游、中游、下游组成。产业链上游为聚芳酯行业生产原材料,主要为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双酚A等;产业链中游为聚芳酯生产商;产业链下游为聚芳酯行业应用领域,主要为航空航天、汽车、包装、新能源等领域。
2、产业链下游
聚芳酯行业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其中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用于制造燃油系统部件(如燃油轨、法兰、燃油管连接器)、结构件以及冷却和加热系统部件。占比约45%,其次为电子电器领域,用于制造连接器、传感器、电路板等高温和化学腐蚀环境下的零部件,占比约为30%。
四、聚芳酯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聚芳酯行业发展较晚,目前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生产规模和专利水平相对较弱。近几年,我国大型企业在聚芳酯的研发、产品性能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国产化率逐渐增长,带动行业市场规模上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聚芳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7.45亿元。
PAR可以用玻璃纤维、碳纤维、聚芳酰胺纤维、陶瓷纤维等增强,也可用混杂性纤维与聚合物超级纤维(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增强。玻璃纤维是最常用的增强纤维。在用玻璃纤维增强PAR时,需使用偶联剂KH-550处理,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其生产工艺与玻璃纤维增强PC基本相同。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聚芳酯行业产量为13.83万吨。
高透明的PAR在光电技术领域具有新的用途。PAR薄膜有低于10M的双折射值,可用于制作延迟膜,以消除液晶显示器彩色失真,这种膜在制造液晶显示器(LCD)中获得应用,可替代LCD所需的玻璃。PAR作为耐高温且透明性极佳的材料,能满足LCD制造技术的要求。这使中国聚芳酯行业价格呈现上涨态势,2023年价格上涨至5.6万元/吨。
五、聚芳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聚芳酯行业将朝着高性能化与功能化、绿色环保生产、智能化生产、纳米技术应用以及跨领域技术融合等方向发展,通过开发更高性能和多功能的产品、采用环保生产工艺、引入智能化设备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纳米材料改性以及与其他材料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满足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医疗等高端领域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同时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聚芳酯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聚芳酯(PAR)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