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大降价!天猫“618”放出近12万台iPhone15 1小时卖了15亿元
资讯
重大突破!青藏高原新发现铜矿资源量2000余万吨
据介绍,在青藏高原形成了玉龙、多龙、巨龙-甲玛和雄村-朱诺四个千万吨级的铜矿资源基地,预测资源潜力达1.5亿吨,青藏高原有望成为世界级铜资源基地。
流感比例持续走高,如何有效防治?
1月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在包括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在内的十余种病原体的监测中,流感病毒阳性率显著增高,已达30.2%。
我科学家提出低能耗电化学碳捕集新策略
从深圳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谢和平团队提出低能耗电化学碳捕集新策略,有望推动低能耗、高稳定碳捕集技术商业化应用。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展现新气象
2024年盛夏,印度新德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现场。当落槌声响起,“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哈轴涅槃重生的创新密码
在黑龙江,成立74年的哈尔滨轴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轴”)是响当当的国企,在国内轴承领域属于“老资格”,曾树立起一座座里程碑。不过,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哈轴的前行之路一度步履维艰。直至4年前,一场以精益数智化为引领的改革拉开帷幕,为这座老厂激发了新动能、注入了新希望。
更加公开透明 29省份上线医保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
2日从国家医保局获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陆续推出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可实现药品价格在手机上一键查询、实时比对和位置导航等。
大船“爬楼梯”1万余闸次 小船“乘电梯”4000多厢次 自主创新助力三峡枢纽通航再提速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总长12公里!世界最长猫道顺利贯通
2024年12月30日,由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交二航局、中铁大桥局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四主缆双层悬索桥——燕矶长江大桥主塔猫道上游侧贯通,标志着大桥即将进入主缆架设阶段。
亚冬会将首次实现100%绿电供应
从12月3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九届亚冬会绿电交易签约仪式上获悉,亚冬会历史上将首次实现比赛场馆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测试赛及正赛期间100%绿电供应。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建设完工,再次刷新“上海速度”
12月31日从特斯拉中国获悉,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这一项目从5月开工到竣工,全程仅耗时7个月。据悉,工厂目前已开始试生产,预计2025年初正式量产。
AI设计“纳米笼”模拟病毒复杂结构,可递送治疗基因并成为医疗创新平台
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设计出一种“纳米笼”,成功模拟出病毒的复杂结构。其可递送治疗基因,进而成为一种医疗创新平台。这项研究展示了AI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在改善基因治疗载体方面。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帕克探测器创人造物体“触摸”太阳距离新纪录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28日报道,该机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24日来到距离太阳表面608万千米的位置,创下人造物体接近太阳表面最新纪录。27日,探测器传回的信号证实,它经受住了太阳表面极端环境的考验,目前运行正常。
可穿戴针织袖套能提供真实触感
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团队设计了一款名为Haptiknit的针织袖套,能提供真实触感,为可穿戴触觉设备带来了新突破。该研究发表在近期《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被认为是迈向新一代触觉技术的重要一步。
3D打印微针将药物精准送入耳蜗相应位置
据美国趣味工程网站近日报道,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研制出一种超薄且超锐利的微针。这款微针能够将基于基因疗法的治疗药物精准递送到耳蜗内以前无法触及的区域,帮助患者恢复听力。
预计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左右
预计2024年全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基本稳定。2024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工业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的优势进一步巩固。
我国对外资产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2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9月末,我国对外资产规模102129亿美元,较2024年6月末增长4.3%,对外资产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