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人脑神经元可终身生成

一项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表明人类大脑中掌管记忆的区域——海马体,在成年乃至老年阶段仍可持续生成新的神经元。这项研究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主导,解答了一个长期争议的核心问题,即成年人大脑是否仍具有可塑性。

资讯9

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重要区域,也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早在2013年,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乔纳斯·弗里森教授团队就曾通过一项高影响力研究发现,成年人的海马体仍可生成新的神经元。他们通过测量脑组织中DNA的碳-14含量,推断出细胞形成的时间。

然而,由于缺乏直接证据表明成年人大脑中真正存在“神经元前体细胞”,也就是生成新神经元的源头细胞,因此,科学界仍有不少争议。

在这项新研究中,团队分析了多个国际生物样本库中078岁人群的脑组织。他们采用了一种名为“单核RNA测序”的方法,对单个细胞核中的基因活性进行分析,并结合流式细胞术来研究细胞特性。通过引入机器学习算法,他们跟踪了神经元从干细胞到未成熟阶段的发展过程,并识别出多个仍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亚群。

为了定位这些细胞,团队使用了RNAscopeXenium两种空间转录组学技术,来显示组织中具体基因活跃的位置。结果表明,这些新生细胞集中存在于海马体中的“齿状回”区域,这是大脑中负责记忆形成、学习与认知灵活性的关键结构。

研究显示,人类成年神经元的前体细胞在许多方面与小鼠、猪、猴等哺乳动物类似,但在基因活性上存在一定差异。此外,个体之间的差异显著,有些成年样本中神经前体细胞数量充足,另一些则接近为零。

弗里森指出,该研究为理解人脑如何在一生中变化与适应提供了关键拼图。这项成果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类疾病提供再生疗法的新思路,例如通过激发神经新生机制来修复大脑功能。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新方法成功模拟特定容错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机通往实用之路的一大障碍是纠正计算中产生的错误,人们需借助传统计算机对量子计算进行模拟验证,但这一任务极其复杂。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能够模拟特定类型的容错量子计算,攻克了该领域长期存在的一项技术难题。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