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发展以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更是助推物流降本增效的必由之路。
助力龙头物流企业做强做优,实现经营性降本增效。培育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现代化物流龙头企业,有助于全面提升行业引领能力和资源整合效率。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企业整合物流要素、优化运作流程、强化组织协同,服务价值与运营韧性显著提升,实现降低成本与改善服务的有机统一。同时,依托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龙头企业可打通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带动行业走向集约化发展,摆脱传统低效竞争,提升物流体系整体效能,实现经营性降本增效。
推动多式联运体系升级,实现结构性降本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构建高效协同的多式联运系统,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破解“单环节低成本、全链条高成本”的困境。借助统一技术标准与设施互联,贵州正加快推进“一单制”“一箱制”业务模式,提升公铁、铁水、陆空等多式联运比例。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帮助构建跨运输方式信息共享与安全互信机制,实现货物全流程可追溯、可监测。此外,搭建“通道+枢纽+网络”一体化运营平台,能够充分发挥本地交通资源禀赋,通过运输结构优化实现结构性降本增效。
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系统性降本增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商业模式助力企业加速向智慧物流、数字仓储、供应链金融、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拓展,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数智技术赋能龙头企业构建产业特色服务链,打通供应链上下游,实现资源智慧链接,显著降低搜寻、整合与交易成本。以此帮助制造、商贸企业减少库存、缩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推动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构建良性循环生态,增强产业链韧性,实现系统性降本增效。
驱动智慧绿色物流建设,实现技术性降本增效。依托技术创新,推动物流业向智慧化、绿色化跃升。充分利用大数据产业优势,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帮助物流企业加快设施智能化改造,普及无人驾驶、自动分拣、物流机器人等装备,提升资源配置与决策水平。同时,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提速,通过推广新能源运输工具、绿色包装技术和循环供应链体系,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省级统一物流信息平台,进一步整合全省物流数据与资源,赋能全流程透明化管理,降低空驶与闲置率,实现技术性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