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从“现象级热潮”升华为“文明级潮流”

日前,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54.4%的受访青年会把国潮服饰当作日常穿搭的首选,60.1%的受访青年认为国潮单品颜值高,出街有面儿。这一现象不仅是一场消费潮流的革新,更是文化自信的具象化表达。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或群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刻认同、对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以及在文明交流中保持开放包容、主动创新的精神姿态。它不仅是情感层面的归属感,更是一种理性认知与实践能力,体现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对现代文明的创造力、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力以及对文化发展方向的掌控力。

当青年将马面裙穿进写字楼,用汉服连接世界,让国潮从“现象级热潮”升华为“文明级潮流”,他们不仅在定义时尚,更在重塑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青年群体对国潮服饰的偏爱,本质是对中华文化符号的主动拥抱与身份重构。国潮服饰通过传统纹样(如敦煌壁画、甲骨文)、形制(如马面裙、立领盘扣)等元素的现代化设计,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当代生命力,成为青年表达文化归属感的媒介。而这种归属感来源于对本土文化价值的认可,也就是文化共鸣。

国潮服饰引发的文化共鸣,是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情感激活。这种共鸣并非简单的怀旧情绪,而是青年群体通过服饰这一媒介,与中华文明深层精神密码产生的跨时空对话。国潮服饰正以视觉化、体验化的方式重构着现代人的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标志着青年群体从“文化无意识”到“文化自觉”的转变。未来,随着AR试衣技术实现“虚拟文物穿戴”、AI设计平台自动生成传统纹样,文化共鸣将突破物理界限,催生更深层的文明对话。国潮服饰的终极价值,不在于复刻历史荣光,而在于证明传统文化始终是流动的、可生长的精神长河。

国潮是起点,而非终点。国潮服饰的流行,是文化自信觉醒的缩影。青年将文化自信内化为日常实践,国潮便不仅是衣饰之变,更是民族精神的时代重构。唯有坚守文化根脉、拥抱创新思维,才能让国潮超越短暂的风潮,成为持久的文化力量。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内蒙古推动外贸稳量提质,去年全区进出口总额实现2073.1亿元,同比增长5.8%

近年来,内蒙古以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核心,抓实抓好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各项工作。尤其是2024年以来,内蒙古通过统筹部署稳外贸工作,创新推动互市贸易发展、二手车出口扩围增量、加工贸易企稳回升,积极培育县域外向型产业,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全区2024年进出口总额实现2073.1亿元,同比增长5.8%。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