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
相关观点、报告、数据、资讯
黄奇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释放四重经济红利
5月6日,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以“2023全球金融动荡与经济展望”为主题,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承办,线上线下相结合,中英双语直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出席论坛圆桌讨论一“中国经济展望”,他以“中国经济企稳向
经济弱复苏债市走强,截至2023年一季度银行理财市场规模24.92万亿元!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规模24.92万亿元,同比下降12.14%。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前3个月,整体赎回规模近6万亿元。
李迅雷:中国经济如何实现二次转型
一般认为,二战之后成功转型为发达经济体的国家主要有两个:日本和韩国。尽管按照世界银行人均收入的分类,晋级到高收入乃至发达经济体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少,但从制造业、科技水平和市场化体制等的角度看,能成功转型的经济体确实不多。不过,这两个国家的总人口加起来不足2亿人,虽然日本经济体量在全球曾长期排名第二,但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
陆挺:特别的复苏,需要特殊的对待
我国经济目前无疑处于疫后的复苏之中。一季度GDP同比增速超预期的反弹至4.5%;五一黄金周期间,旅游、出行和餐饮等指标已经接近乃至超出疫情前的水平。但复苏的可持续性如何?宏观政策是否应该继续发力,还是应适度收缩?如果复苏不能持续,瓶颈究竟是在什么地方?
程实:为何消费对中国经济格外重要
2023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次下调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水平至2.8%,同时上调2023年通胀水平0.4个百分点至7%,并认为欧美银行业引发的金融系统动荡、持续高位运行的物价水平以及紧张的地缘政治格局将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而中国经济复苏作为2023年“滞胀”格局下少数确定事件之一,将有望成为支撑
许宪春:如何评价2023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复苏好转的态势趋于明朗,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工业与服务业生产活跃度回升,房地产主要指标降幅有所收窄。与此同时,微观市场主体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外部经济金融形势进一步复杂化,国内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
滕泰:面对长期总需求不足,企业怎么办?
首先,我们来看中国经济在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我认为是总需求不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把扩大内需作为今年的主要任务。总需求不足严峻到什么程度,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简单做一下分析。
深市:一季度营收增幅跑赢GDP,全年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数据显示,深市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万亿元,同比增长7%,近六成公司收入正增长;全年实现净利润9278.8亿元,同比下降3.8%。在全球经济和外贸增长动能下滑的环境下,实现海外业务收入3.4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展现较强韧性。
沈建光:中国离全面复苏还有多远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得益于疫后重启效应,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温和复苏。但是,经济复苏前景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出口指标分化、消费复苏放缓、资金空转等问题凸显。推动中国经济从“疫后重
谭雅玲:美元迂回焦灼 加息前景明朗
一是美国经济稳定是美联储加息不变基础。一方面是美联储经济褐皮书显示经济稳定可加息。美联储9个辖区经济基本稳定是重点,而3个辖区经济略有增长是核心,进而美联储加息预期从70%概率上至80%以上确定性加强。另一方面是周末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PMI上至7个月和一年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