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工业相机行业现状,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未来可期「图」

一、工业相机行业概述

机器视觉系统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很多领域已经可以成功替代人类视觉观察和判断。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军事、交通等许多领域,前景一片光明。

根据Market Research Future网站公布的数据,到2022年底,全球机器视觉市场将达到154.6亿美元。从区域分布来看,市场占比最大的分别是亚太地区和北美、欧洲。其中,亚太地区以超过30%的市场份额高居首位。当今在机器视觉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主要掌握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手中,他们开发出了各种各样应用于不同场景的机器视觉软硬件产品,以适用于工业现场的需要。

2008-2018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

2008-2018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中国目前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的时期,凭借我国对提高生成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机器视觉方案的旺盛需求,将来很有可能成为机器视觉技术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2008-2018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

2008-2018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工业相机一般用于机器视觉系统的前端,主要负责图像信息的采集和传输。因此工业相机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系统获取图像质量的高低。优质的工业相机往往具备图像质量高、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工业相机与普通数字照相机对比

工业相机与普通数字照相机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相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二、工业相机行业现状

随着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计划不断提出,全球工业正在快速向着智能制造转型,机器视觉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使得工业相机的需求量以及品质要求也在稳步提高,2018年全球工业相机市场规模为5.87亿美元,同比增长10.1%,预计2019年将达到6.3亿美元左右。

2011-2019年全球工业相机行业市场规模

2011-2019年全球工业相机行业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欧美地区对机器视觉的研究时间更早,具有先发优势,目前欧美地区既是工业相机的主要产地,也是工业相机主要的消费地区。

全球工业相机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工业相机行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制造业尚处在机器换人的转换期的起步阶段,工业相机的需求量相对较小,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18年我国工业相机市场规模为7.3亿元,同比增长30.4%,增速大幅领先国际市场,预计2019年我国工业相机市场规模将逼近10亿元。

2011-2019年中国工业相机市场规模

2011-2019年中国工业相机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工业相机需求主要来自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智能制造水平较高的企业主要分布在这三大区域。

中国工业相机各地区需求占比分布

中国工业相机各地区需求占比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我国工业相机进口量为8159台,比2017年减少17.5%,进口金额为4482.74万美元,同比增长8.3%;工业相机出口量为62.1万台,出口金额为3443.98万美元。以上数据显示我国工业相机领域尚需要进口大量中高端产品,出口的工业相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2017-2019年中国工业相机进口量与进口金额

2017-2019年中国工业相机进口量与进口金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2019年中国工业相机出口量及出口金额

2018-2019年中国工业相机出口量及出口金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工业相机行业中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机器视觉经过艰难引进逐步发展起来,同国外相比发展时间较短,所以我国对工业相机在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最近的十几年才真正实现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最初是大恒图像等国内几家老牌相机公司代理国外的相机品牌为主,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和经验沉淀,我国逐步发展出了自己工业相机品牌,如北京大恒图像、上海锐势、西安维视数字等。国内工业相机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北京等沿海省市。

我国在中低端领域的工业相机上发展较快,但在高分辨率、高速的高端工业相机领域大都需要国外来提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工业相机作为核心部件,其应用涉及到电路技术、封装技术、半导体技术、操作系统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众多领域,而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同国外还有些距离。

目前国内工业相机产品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的数据处理接口技术比较薄弱,软件开发平台支持不够完善;二是在相机的核心元件图像传感器上我国主要依赖进口,这就使得工业相机的生产成本较高,同国外的相机产品相比较,在产品价格方面失去优势。所以要制造出高端的工业相机,必需研制更高分辨率、更高帧率、更高信噪比、高灵敏度以及更高性价比的图像传感器。

四、工业相机行业发展趋势

1、接口的标准化

因为采集得到的图像最终需要传输到不同终端进行处理,为了使智能相机能即插即用及具有充分的普适性,其接口将支持多种通用协议,包括SMTP,FTP,DHCP,DNS,TCP/IP客户服务器,Telnet等。

2、系统模块和集成化

通过将内部模块分散成相对较独立的部分,增加其容错能力,提供单模块更换升级的裕量。同时尽可能多的把诸如光源、电源、处理模块等集成到系统中来,使系统更加小型化。

3、专业化

针对具体应用场合开发专业的工业相机。例如长时间曝光冷却功能可用于天文领域,其他波段成像功能可用于医疗领域,提高整个系统工作频率可适用于高速成像场合。具有针对性的强化工业相机某方面功能,不仅可以精简系统硬件及算法,同时工作于单一场合能使性能更加稳定。

4、大面阵和高速化

在流水线的工业检测中,需要检测系统拥有实时处理的功能,并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一些精密场合对于瑕疵容忍的阂值也一再降低。这个时候,高分辨率大面阵和高速化的工业相机将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实际上,因为半导体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己经在随着时间飞速提高。现在甚至有些手机内置相机的分辨率己经达到千万以上。

本文采编:CY345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工业相机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工业相机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主要包括行业运行状况分析、典型企业分析、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