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高精度地图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未来普及率不断提升「图」

一、高精度地图行业概况

除了信息量和采集方式上,在更新频率,使用者以及应用场景上,高精度地图和传统地图都有较大差别。更新频率上,高精度地图要求实时更新,因为数据量太大,一般通过众包的方式进行更新(四维图新与Mobileye合作,利用众包技术实现高精度地图的实时更新),而传统地图更新周期比较长,可能一年更新一次也够用;使用者上,高精度地图一般给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使用,无需可视化,但是普通地图的使用对象是人类,因此需要显示屏;应用场景上,高精度地图用于L3级别以上的自动驾驶,而传统地图一般用于辅助驾驶。

高精地图和传统地图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高精地图和传统地图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传统车载导航地图不同,高精度地图服务对象不是驾驶者,而是自动驾驶系统。相比于普通导航地图5m左右的精度,高精度地图需求厘米级的精度,在自动驾驶中高精度地图就好比一双极高分辨率的“眼”,让车辆拥有更清晰、更及时的视野,可以帮助汽车预先感知路面复杂信息,如坡度、曲率、航向等,结合智能路径规划,让汽车做出正确决策。

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对地图的需求

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对地图的需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高精度地图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高精度地图在无人驾驶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市场空间广阔。据测算,2020年高精度地图市场约为21亿美元,2025年该市场将达到94亿美元。

2020-2025年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

2020-2025年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端到端的生产闭环:首先,通过智能地图生产流程检测地图上的更新。接下来,只选择的部分的变化的地图。更新地图并立即进行数百次的质量检查,保证精度,再合并作为一个增量更新。地图质量在流程中得到保证,地图数据库不断发行新的版本。

高精度地图生产闭环

高精度地图生产闭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高精度地图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三、中国高精度地图行业主要壁垒

高精度地图行业主要壁垒来自三方面:牌照壁垒、资金壁垒和技术壁垒。

1、牌照壁垒

由于地图行业涉及国家机密,国内高精度地图的市场必将是国内厂商所主导。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2016年2月3日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动驾驶地图生产测试与应用管理的通知》:自动驾驶地图(高精地图)属于导航电子地图的新型种类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采集、编辑加工和生产制作必须由具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因此在中国,只有获得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资质的厂商,才能够制作并且售卖高精度地图。截至2019年5月,国内共有20家获得甲等地图资质的企业具备竞争资格。其中,四维图新、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处于第一梯队。

中国具备甲等地图资质企业

中国具备甲等地图资质企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资金壁垒

高精度地图的制作成本较高,前期需要大量投入。高成本主要是由三个方面带来的。首先是采集数据时使用的传统测绘车成本较高,进口单车的成本可以达到上百万。当然各个厂商可以使用一些改装的测绘车,但成本仍然不容小觑。其次是高精地图后续的更新服务,相较于传统地图的每季度更新,高精地图实时更新的要求大大加大了地图的成本。同时和传统图商一样,高精地图也需要人工进行地图的内业处理。

3、技术壁垒

当前在开阔路面和GPS信号良好的地方,现存高精度地图基本能达到L3的精度要求,但是GPS信号受天气、云层和建筑物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城市内影响更大,如何应对在这些情景下的精度问题将是对各大厂商的挑战。同时要实现高精度地图真正的商业化落地,仅仅能够制作出一张高精度地图是远远不够的。商业化落地要求厂商实现规模制图,即能够批量获取数据,批量进行高精度地图的自动化生产和批量进行高精度地图的自动化更新,才能够真正满足自动驾驶的需求。

四、中国高精度地图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四维图新作为传统电子导航地图领域的龙头企业,在高精度地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预计2019年完成所有城市L3级别的高精度地图采集与制作并开始L4级别高精度地图的制作;在客户方面,四维图新借助原有2B业务的优势,依然与宝马、戴姆勒等国际大厂保持紧密合作。与四维不同的是,高德地图宣布在自动驾驶开发测试期间将免费向汽车行业的合作伙伴提供高精度地图数据,作为阿里巴巴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布局,高德地图更注重的是地图行业生态的构建。百度拥有自己的无人驾驶平台Apollo,在地图数据与自动驾驶技术全面布局,不同于四维与高德将高精度地图商业化应用,百度将高精度地图作为其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中国三大图商高精度地图采集能力与布局

中国三大图商高精度地图采集能力与布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4月17日,四维图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意向,将在云服务平台、智能驾驶、车联网、车路协同及国际业务五大领域展开合作。营收方面,据统计,截至到2019年上半年,四维图新营业收入为10.84亿元,同比增长9.43%,净利润为0.86亿元,同比降低47.56%。

2017-2019年H1四维图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统计

2017-2019年H1四维图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过去5年,四维图新研发支出占公司营收比例超过40%,18年达到了54.65%。四维图新维持高研发投入保证了公司在新业务板块的领先优势,未来在无人驾驶应用、车联网、以及车载芯片等领域,四维图新将占据一席之地。

2014-2018年四维图新研发投入及增长

2014-2018年四维图新研发投入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中国高精度地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普及率不断提升:从选配到标配

高精度地图的普及率与自动驾驶的普及率紧密相连。每有一辆汽车实现自动驾驶,就意味着有一辆车使用了高精度地图产品。从各大车企的自动驾驶汽车生产计划来看,自动驾驶目前还是更多的配备于中高档的车型上,普及率更高的是ADAS系统(L3及以下)。根据各大车企的计划,ADAS系统将逐渐变得普遍和平民化。例如丰田计划未来让所有已有车型应用公司ADAS级地图。而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成本的降低,自动驾驶或将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到那时高精度地图市场渗透率将达到100%,产业发展值得期待。

2、采集方式:众包与集中结合

高精度地图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维持数据鲜度。在日新月异的国内建设速度下,数据鲜度的维持变得愈发重要且困难。在这种背景下,高精度地图的众包方案应运而生。具体而言,就是把地图更新的任务交给道路上行驶的大量非专业采集车辆,利用车载传感器实时检测环境变化,并与高精度地图进行比对,当发现道路变化时,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再下发更新给其他车辆,从而实现地图数据的快速更新。

3、采集设备:多种采集设备相辅相成

从当前高精度地图采集设备发展情况来看,其实采集设备的主要核心是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LiDAR(激光雷达)。三种设备各有优缺点。摄像头(百元级)和毫米波雷达造价便宜(千元级)因此普及率最高,但是扫描精度较差且对后期算法提出了较高要求;激光雷达虽有较高的精度但是由于昂贵的造价(万元级乃至数十万元)普及率相对较低。此外,激光的波长远小于毫米波雷达(nmvsmm),所以特殊天气例如雾霾导致激光雷达失效有可能发生。同样的原因,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轻松超过200米,而激光雷达目前的性能一般不超过150米,所以对于高速公路跟车这样的情景,毫米波雷达能够做的更好。因此高精度地图采集设备未来应当是三者并重、相辅相成的趋势。

本文采编:CY343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高精度地图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高精度地图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上游产业链分析、发展现状、企业及竞争格局、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