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壤固化剂行业概况
土壤固化剂是从各种有机、无机物质中综合而成的工程材料,可应用于各种土体固化。土壤固化剂种类繁多,一般可按其作用机理、形态、是否与无机结合料共同使用等大致进行分类。按照作用机理分类主要分为有机类、无机类、生物酶类和离子类。各种固化剂作用机理、优缺点与适用范围如下:
二、土壤固化剂行业政策
2018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土壤污染防治法》,作为我国首次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填补了我国污染防治立法的空白,从监管方、责任方及资金来源规范土壤修复行业。2024年发改委发布《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5年本)》,提出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环境治理、城乡环境治理、土壤环境修复、固废处置与危废处置、智慧环卫、环境服务业等领域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技术开发和产品生产”列为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
三、土壤固化剂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土壤固化剂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供应商与相关设备提供商,其中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石灰等无机胶凝材料,硫酸铝、氯化钙等化学添加剂,膨润土、高岭土等。相关设备包括反应釜、搅拌机、研磨机、烘干机等。中游为土壤固化剂生产环节。下游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与环保领域等。
2、下游需求分布
从土壤固化剂行业下游需求来看,随着土壤固化剂作用机理的研究日趋成熟,土壤固化剂已在水利工程领域如边坡固化、渠道防渗和道路工程领域取得广泛应用。据统计,2024年道路路基和地基加固在下游需求占比分别约为60%、29%,其他领域需求占比约为11%。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土壤固化剂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四、土壤固化剂行业发展现状
1、供需现状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土壤固化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建筑材料,因其在提升土壤工程性质方面的显著效果而被广泛使用。由于天然土强度低、稳定性较差等问题,通常难以满足工程需求,土壤固化剂能够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显著改善土壤的强度、承载力和耐久性,对于道路工程、地基处理和边坡加固工程等应用场景至关重要。据统计,2024年我国土壤固化剂行业产量为331.3万吨,需求量为340.9万吨。
2、市场规模
土壤固化剂在工程建设中具有稳定性好、污染小、利用原土节约材料成本等特点,可替代连砂石、片石、块石等传统筑路材料,也可替代石灰、水泥、粉煤灰等传统的固化材料。改善不良地质的同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近几年,这种方法在我国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于道路工程、钻前工程井场、水利工程等领域,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据统计,2024年我国土壤固化剂行业市场规模为50.75亿元。
五、土壤固化剂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土壤固化外加剂行业企业数量较多,但绝大部分企业集中于低端产品的生产,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竞争激烈。而部分企业主要从事于中高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此类企业能保持较高的产品利润,同时也有利于保持技术领先,从而扩展海外市场。
六、土壤固化剂行业趋势
1、种类朝着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土壤固化剂由最早采用石灰加固粘土,到使用水泥制备土壤固化剂,再到如今采用离子固化剂、生物酶固化剂等土壤固化技术的成熟,土壤固化剂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从单一材料到多元化、从简单应用到专业化标准化、从污染耗能到绿色节能的过程。
2、市场地位更加重要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开发多功能、高效的环境友好的固化剂,同时推动技术标准化和经济性优化。固化剂研究者将致力于提高固化剂的耐久性,扩大其对不同土壤类型的适应性,并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优化,未来的土壤固化剂有望在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土壤固化剂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土壤固化剂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