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并联机器人行业概述
并联机器人,英文名为Parallel Mechanism,简称PM,可以定义为动平台和定平台通过至少两个独立的运动链相连接,机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且以并联方式驱动的一种闭环机构。
并联机器人的特点呈现为无累积误差,精度较高;驱动装置可置于定平台上或接近定平台的位置,这样运动部分重量轻,速度高,动态响应好。在食品、医药、电子等轻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在物料的搬运、包装、分拣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近两年,随着并联机器人在市场中的应用日益从广泛,已成为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的新生力量。
1978年,Hunt首次提出把六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机器人操作器,由此拉开并联机器人研究的序幕,但在随后的近10年里,并联机器人研究似乎停滞不前。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并联机器人才引起了广泛注意,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
我国对并联机器人的研究起步较晚,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差距。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产并联机器人应用水平日益提高,逐渐受到企业的认可与使用。
我国并联机器人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并联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的细分行业,其规模相对较小,国内从事并联机器人的企业较少。经过多年经营,国内并联机器人行业涌现了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主要有华盛控、李群自动化、翼菲、阿童木勃肯特等企业。
国内并联机器人主要企业介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并联机器人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二、并联机器人行业现状
2017年、2018年我国并联机器人销量增长明显,2017年我国并联机器人销量约为2790台,同比增长153.6%;2018年并联机器人销量达到3650台,同比增长30.8%;预计2019年并联机器人销量将达到5800台左右。
2014-2018年中国大陆并联机器人销量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几年并联机器人国产化率提升明显,从2016年45%左右的国产化率提升至2018年的71%左右。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持续进步,预计并联机器人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高。
2016-2018年国内并联机器人国产化率统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并联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国际工业机器人巨头ABB、发那科等企业依然占据了并联机器人行业不少的份额,2018年ABB并联机器人出货量占国内并联机器人出货量整体的13%,排名第一;国产企业阿童木、翼菲自动化分别以12%和10%的出货量紧跟其后。
2018年国内并联机器人企业出货量占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