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戏行业产业链分析
从上游角度来看,由于主机游戏的玩家通常更重视游戏画面的质感,且游戏研发往往以平台性能为基础进行设计,因此硬件性能占优的平台议价权极强,如画面广受好评的PS4在2017年硬软件销售双双夺冠。从下游角度来看,玩家购买主机就是为了优秀的游戏体验,说明玩家对软件的依赖性极高,加之主机的更换频率较低,一般为5-7年,平台必须拥有玩家基础广泛的游戏才能吸引用户,无形之中赋予了研发商更大的主动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全球游戏市场现状分析
全球玩家数及游戏用户渗透率稳步提升,主机用户稳定,移动游戏用户稳步提升。2016-2017年以游戏用户数/全球总人口数估测的游戏用户渗透率分别为28%、29%,逐步提高,移动游戏用户占比超过5成。截止到2017年,全球游戏用户规模达到22.1亿人,同比增长5.2%,预计到2021年全球游戏用户规模将打掉27.3亿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北美电竞市场规模达到2.58亿美元,电竞观众突破3亿人次,北美地区电竞用户以18-34岁人群、男性为主。电视节目方面,除了CW电视台和ESPN(美国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直播电竞节目外,最受欢迎的节目要数美国E联赛,联赛内游戏包括《DOTA2》、《街头霸王》、《CSGO》、《守望先锋》等,平均观看人数在20万以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DLC(可下载内容,如资料片、扩展包)商业模式推广促进主机游戏市场重回增长。2016年起主机游戏市场规模重返正增长;同年,DLC收入与盒装版内容收入基本持平,之后反超。目前主机游戏市场主要玩家为动视暴雪、EA、任天堂、育碧、Take-TwoInteractive,代表游戏分别为《使命召唤》、《FIFA》、《马里奥》、《刺客信条》、《侠盗猎车手》系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北美游戏市场现状分析
2017年北美游戏市场规模为297亿美元,其中主机游戏占比达48.8%,手游市场稳步提升,2017年北美地区手游收入为90.1亿美元,占比约30%。用户方面,2018年,北美游戏用户预计为2.0.亿人,全网渗透率提升到66.9%。性别结构上,以美国为例,男女性玩家移动游戏渗透率均在60%左右,而主机、PC游戏则主要以男性玩家为主。付费行为方面,2018年美国用户付费率预计为79%,加拿大用户付费率预计为66%,付费习惯较为成熟。北美游戏市场的市场格局、渗透率及付费行为等多个指标均显示出北美游戏市场已发展得相当成熟,预计北美市场将以略低增速保持稳定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美国平均每个正在玩游戏的家庭有1.7个玩家,且65%的美国家庭至少有一人每周花费3+小时玩主机游戏。54%的重度游戏玩家认为游戏能加深与朋友之间的感情,45%的玩家认为主机游戏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感情。从父母的态度来看,超7成的美国父母认为视频游戏对孩子的生活有积极的影响,且有67%的父母每周至少陪孩子玩一次游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美国GDP增速为2%;同年北美游戏市场规模增速为10%,是前者的5倍。从个人消费来看,2016年全美主机游戏消费额为304亿美元,2017年美国平均游戏用户贡献156.3美元,仅次于日本(193.6美元),远高于中国(48.8美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北美游戏市场规模为297.3亿美元,同比增长17%。2018年北美游戏市场规模达到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游戏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全球:随着世界各地的游戏平台与商业模型变得更加匹配,游戏市场的全球化正在加速。免费游戏和电子竞技从东方进入西方,同时东方也在接受西方的IP与游戏设备。移动游戏成为开发者们真正的全球游乐场。
2、中国:持续不断的网络连接度与经济增长使得中国在游戏行业的影响力增加,尤其就其龙头游戏公司和消费者市场潜力而言。
3、移动游戏: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正快速成为全球消费者的必需品,移动游戏因此获得大量的玩家。两种设备有各自存在的优势,使潜在的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翻倍。
4、屏幕:从全球以及本地范围来理解变化,需要具备消费者驱动的观点。对市场的技术性细分会掩盖增长因素,也无法了解单个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
5、媒体:免费游戏商业模型和新增移动游戏屏幕降低了游戏门槛,使得消费者在游戏上花更多时间。这最终会成为吸引还未付费的玩家付费和付费玩家增加花费的唯一途径。同样的,借由其他媒体吸引玩家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在游戏品牌上,这也将提升西方游戏产业的收入
6、品牌:随着游戏扩展到所有媒体,娱乐广大观众,游戏不仅仅是游戏而更是娱乐品牌。四分之一的西方玩家在全部四种屏幕上玩游戏。为了可以跨屏幕在任何时间任何屏幕上游戏,消费者愈加期待游戏与媒体内容能够与他们最爱的游戏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