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酒分为三大梯队,分别有自身优势价格带。“西不入川,东不入皖”是市场对安徽白酒一贯的评价,是因为安徽白酒在狭窄的价格带内形成密集的卡位和肉搏,但是从市场表现来看,安徽白酒企业一直呈现分层竞争的显著特色,品牌和渠道都非常强的古井、口子窖牢牢把握第一梯度,占据80元以上价格带,迎驾、高炉、宣酒等品牌占据40-60元价格带,金种子等品牌占据40元以下市场。
除了第一阵营的古井贡、口子窖建立了自己清晰的品牌定位之外,二三线品牌都是靠长期的实战拼杀,建立了广泛的知名度,但又流于持续不断的通路促销战,争夺市场,尤其是三线品牌,在行业下行期,耗尽体力,不得不收缩战线,节粮度荒。
安徽省内白酒品牌的三大阵营
- | 代表品牌 | 销售区域 | 产品价位 | 营销模式 | 核心优势 | 目前状况 |
第一阵营 | 古井贡 口子窖 | 覆盖全省 | 80-200元 | 品牌拉动,渠道模式略有不同 | 品牌力强、流通强势、深度分销 | 消费升级明显,份额提升 |
第二阵营 | 迎驾贡、高炉家、宣酒 | 合肥外的各市 | 40-60元 | 酒店盘中盘+消费者盘中盘,部分企业定位区域市场,招区域大商 | 费用投放机制灵活、终端陈列效果较好 | 部分受益升级 |
第三阵营 | 金种子、文王贡、金坛子、店小二等 | 县级市场 | 10-40元 | 主攻县级市场,以量取胜 | 价格优势,消费惯性 | 升级受损,部分企业丢失市场 |
价格密集切割,错位竞争。安徽白酒市场价格带高度集中,在20-120元之间形成一个价格狭窄但规模巨大的市场,企业根据自身品牌和成熟产品优势,在狭窄的价格带中密集切割,以20元为一个价格带,展开错位竞争,分别在不同价格带各自为王,每个价格带都有明星产品,密集布满20-120元价格带。金种子主打20-40元价格带,占据县级市场,迎驾主打40-60元价格带,以六安为核心,主攻周边非省会城市,古井口子占据80-120元价格带高点,古井重点突破合肥、亳州,辐射周边,口子在省内分布较为平均。
安徽省内白酒价格带在20-100元间密集分布
- | 代表品牌或产品 | 终端价 |
|
120元以上 | 古井贡26年 | 1248 |
|
古井贡16年 | 562 |
| |
古井贡8年 | 228 |
| |
口子窖6年 | 129-158 |
| |
古井贡5年 | 138 |
| |
80-120 | 古井献礼版 | 90 | |
口子窖5年 | 95 | ||
迎驾之星(金星) | 119 | ||
迎驾之星(银星) | 109 | ||
50-80 | 皖酒 | 60 | |
高炉家 | 78 | ||
宣酒 | 79 | ||
金种子 | 68 | ||
文王贡 | 65 | ||
明光(红钻) | 68 | ||
20左右 | 金坛子 | 18 |
企业的价格带突破异常艰难。价格带的密集切割和区域上的各自为王,导致企业想在价格带上进行扩张性突破难度极大,即使是徽酒龙头古井,对渠道的控制无人能敌,在推广40元左右的淡雅、鸿运系列产品上,仍显得力不从心,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状态,金种子试图在百元以上价格带突破,推出徽蕴系列产品,也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区域上的格局也非常明显,宣酒在合肥投入大量广告和费用,公交车身、户外媒体到处可见宣酒广告,买下的门店数量也很可观,但我们预计选择在合肥市场并未实现盈利,始终处于战略投入期。
价格带密集分布加剧竞争。价格带的密集竞争,导致企业之间的对抗是近距离肉搏,加上安徽省内渠道细碎,烟酒店数量众多,对终端的管理和价格的管控就成为企业赢得渠道的关键,加上被誉为酒业经典营销模式的酒店盘中盘起源于安徽市场,故企业对酒店和烟酒店的重视程度历来很高。
企业竞争主要体现在渠道管理。对渠道终端的重视,导致安徽白酒企业在渠道终端的管理和营销上,有着很深刻的理解和很高的重视度,合肥市场的酒类广告和烟酒店门头,可以说有种令人瞠目的感觉,在11年最鼎峰时期,一家中型烟酒店的门头,每年需要60万费用才能拿下,远远高于其他省份。对重点市场的投入也颇具气势,以宣酒为代表,08年开始在合肥市场大规模实施终端陈列工程,买断酒店陈列,造成终端动销旺盛的景象,同时大幅增加公交车身等广告投放,形成关注氛围,另外给经销商较高费用,吸引经销商主推其产品,取得一定市场效果。
激烈竞争对企业能力提出极高要求。这都导致了外来品牌很难在安徽立足,唯独洋河能切割部分120元以上价格带的市场。另外渠道的投入多以返酒的方式操作,若对渠道管理不足,将会有大量品鉴酒、样品酒流入市场,造成对价格体系致命的打击,所以徽酒对渠道管理的细致程度很高,在渠道管理的高度精细化方面,其他白酒企业难与徽酒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