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闸蟹行业概述
大闸蟹主要为蟹科河蟹的种类,河蟹的科学命名法是中华绒鳌蟹。主要品种遍布在欧洲西部、韩国西部、以及我国的东部海岸湖泊流域等地区。在目前中国北起辽河向东南至珠江,在漫长的大陆海岸线上也普遍分布,其中又以长江流域沿岸水系食品的产量最高,且味道也最鲜,是我国久负盛名的食品。
二、大闸蟹行业发展背景
从国家水产养殖产业政策来看,现在以及未来水产养殖业以实现大水面生态保护和渔业绿色智能化发展相融合为目标,运用水产健康绿色养殖技术,提升渔业在水域生态修复中的功能,不断完善大水面生态渔业管理协调机制,形成一批管理制度完善、经营机制高效、利益联结紧密的生态渔业典型模式,基本实现环境优美、产品优质、产业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相得益彰的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格局;运用现代化渔业设施,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率,不断扩大水产养殖产能、调整水产结构,加快水产养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推动渔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大闸蟹行业产业链
大闸蟹产业链涵盖上游养殖、中游流通与下游消费三大环节。上游以养殖为核心,涉及蟹苗培育、水域管理、饲料供应及病害防控,需优质水源与科学养殖技术保障品质。中游聚焦捕捞、分拣、包装及冷链物流,通过标准化分级、恒温储运确保鲜活度,电商、直播等新渠道加速流通效率。下游包括批发市场、商超、餐饮终端及消费者,品牌化运作与文化营销提升附加值。
四、大闸蟹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大闸蟹产量
大闸蟹是中国特有的水产品之一,养殖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我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的海岸线上,其中以长江水系的江苏省所产大闸蟹产量最大.品质最优。我国每年大闸蟹总产量维持在80万吨左右,其中江苏、湖北、安徽、辽宁、江西和山东等六省在大闸蟹总产量中的占比保持在90%以上,其中,又以江苏大闸蟹产量为最,可谓占据全国大闸蟹产量的半壁江山。
2、我国大闸蟹批发市场规模
在诸多淡水养殖品种中,大闸蟹相比其他淡水鱼类,营养价值更高,价格也高于其他淡水养殖产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传统的淡水养殖产品需求有所回落,但对于大闸蟹的需求却也逐年上涨。随着我国大闸蟹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闸蟹市场也由“高端消费品”往“大众消费品”拉近的发展态势,整体规模呈现上涨态势,据统计2024年我国大闸蟹市场规模约为363.9亿元。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大闸蟹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五、大闸蟹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随着大闸蟹市场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大闸蟹品牌涌现,从沿海到内陆的许多省份(如新疆、安徽、江西等),均有众多大闸蟹养殖基地。大多企业也均有较好的品牌和质量,例如“阳澄湖”就是一个强劲的对手,无论在品牌上,还是销售上,均占据着主要市场。
2、重点企业介绍
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健康食材、健康产品、健康生活、健康医疗的提供者,“大湖”“德山”商标均为中国驰名商标,“大湖”品牌鳙鲢鱼、甲鱼,“阳澄股份”大闸蟹,“德山”牌浓香酱香白酒,药品级蜂蜜、洞庭牌氨糖珍珠粉片、珍珠产品等,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优质消费产品的形象,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在一定区域市场获得定价权,2025年上半年大湖股份营收4.26亿元。
六、大闸蟹行业发展趋势
1、养殖面积增速放缓,产量稳中有升。近几年政府积极推进围网清拆、退养还田等工程,各大湖区积极响应号召,缩减大闸蟹湖泊围网养殖水域面积,改为发展池塘生态养殖模式,预计养殖面积增速将放缓。但随着池塘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养殖技术日趋成熟,产量将有所提升。
2、消费需求和能力持续增长,消费范围逐渐扩大。随着人们收入提高与消费观念改变,消费范围逐渐扩大。不同品牌与湖区的大闸蟹纷纷人市,为不同消费层次人群提供更多选择,预计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消费能力持续增长。
3、精深加工快速发展,有望成为新增长点。随着大闸蟹养殖产量提高,大闸蟹精深加工将快速发展,产品类型日益丰富,大闸蟹全产业链拓展的同时,帮助蟹农规避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4、市场价格趋于平稳。目前大闸蟹已处于价格谷底,利润空间有限,预测未来几年价格触底反弹、波动性上扬,总体逐渐趋于平稳。
5、电商平台销售渠道延伸,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与物流体系日趋完善,电商网络平台将逐渐占据大闸蟹销售市场主导地位,助推大闸蟹销售链延伸。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大闸蟹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6-2032年中国大闸蟹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