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型的现代化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经过长期的发展,汽车工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汽车工业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对工业结构升级和配套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全球汽车工业目前已经步入成熟期,总体产量和销量保持平稳发展。2010年,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全球汽车总产量同比增长25.75%,达到7,770 万辆。2011 年,新兴市场迅猛增长的势头开始降温,欧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有所恢复。2013 年全球汽车产量达到8,724.98 万辆,同比增长3.6%。2014 年,全球汽车总产量达到8,751 万辆,同比增长0.29%。根据预测,2019 年全球汽车产量有望突破亿辆大关。
伴随着全球汽车产量的增长,全球汽车销量也同步持续攀升。2014 年全球汽车市场实现了8,816 万辆的总销量,同比增长3.24%,比2005 年增长34.74%。
2005~2014 年全球汽车产销量
在地区分布上,世界汽车生产中心也发生着转移,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型汽车生产国的生产能力、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14 年亚洲地区的汽车产量总和在全球的占比超过了50%,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的贡献最大。
2014 年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产量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汽车工业的相关概述33
1.1 汽车的相关介绍33
1.1.1 汽车的定义33
1.1.2 汽车的分类33
1.1.3 汽车的性能33
1.2 汽车行业的界定39
1.2.1 汽车行业的概念39
1.2.2 汽车行业的细分39
1.2.3 汽车工业在国家经济中起重要支柱作用40
1.3 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42
1.3.1 汽车产业链的界定42
1.3.2 汽车产业的供应链体系结构43
1.3.3 汽车产业链上的利润分配43
1.4 汽车生产简介44
1.4.1 汽车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44
1.4.2 汽车主要原材料49
1.4.3 汽车制造工艺50
第二章2013-2015年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58
2.1 世界汽车行业发展的总体状况58
2.1.1 世界汽车行业发展概况58
2.1.2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综述62
2.1.3 2013年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状况66
2.1.4 2014年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态势71
2.1.5 2015年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态势76
2.1.6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发展分析82
2.1.7 世界汽车产业“整零”关系模式分析87
2.2 美国92
2.2.1 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92
2.2.2 2013年美国汽车行业销量分析97
2.2.3 2014年美国汽车市场销量分析99
2.2.4 2015年美国汽车市场分析100
2.3 日本102
2.3.1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概况102
2.3.2 2013年日本汽车市场销量情况103
2.3.3 2014年日本汽车行业运行状况107
2.3.4 2015年日本汽车市场运行分析111
2.3.5 日元升值对日本汽车行业发展的影响114
2.4 韩国116
2.4.1 韩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116
2.4.2 2013年韩国汽车行业产销概况118
2.4.3 2014年韩国汽车行业发展综述119
2.4.4 2015年韩国汽车市场发展状况122
2.4.5 韩国主要汽车企业发展现状129
2.5 德国134
2.5.1 政府在德国汽车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134
2.5.2 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特征解析137
2.5.3 2013年德国汽车市场销量情况144
2.5.4 2014年德国汽车市场产销情况144
2.5.5 2015年德国汽车市场发展分析145
2.6 俄罗斯145
2.6.1 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发展特点145
2.6.2 2013年俄罗斯汽车行业销售情况146
2.6.3 2014年俄罗斯汽车市场运行状况147
2.6.4 2015年俄罗斯汽车业运行分析149
2.7 其他国家150
2.7.1 法国汽车市场销量概况150
2.7.2 意大利汽车业运行情况151
2.7.3 英国汽车行业销量分析153
2.7.4 巴西汽车业概况154
2.7.5 南非汽车销售情况155
第三章2013-2015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156
3.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总体概况156
3.1.1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阶段及特点156
3.1.2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特征157
3.1.3 国内重点车企的五大发展模式168
3.1.4 中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分析170
3.2 2014-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分析172
3.2.1 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运行特点172
3.2.2 2015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情况172
2006-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情况
3.2.3 2015年我国汽车业快速增长190
3.2.4 2015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193
3.3 2015年中国主要省份汽车产量分析196
3.3.1 2013年1-12月主要省份汽车产量分析196
3.3.2 2014年1-12月主要省份汽车产量分析197
3.3.3 2015年1-12月主要省份汽车产量分析198
3.4 2013-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价格变化分析199
3.4.1 2013年我国汽车市场价格走势199
3.4.2 2014年国内汽车市场价格走势200
3.4.3 2015年我国汽车市场价格走势202
3.5 2013-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203
3.5.1 中国汽车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203
3.5.2 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205
3.5.3 中国汽车产业仍然大而不强207
3.5.4 中国汽车行业管理亟需改进212
3.5.5 国内汽车企业联合重组面临的困境213
3.6 2013-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策略215
3.6.1 中国汽车产能过剩问题的对策215
3.6.2 中国汽车行业品牌国际化的对策218
3.6.3 国内汽车产业应对成本上升的发展战略224
3.6.4 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的措施建议228
3.6.5 中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248
3.6.6 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应遵循的方向254
第四章2013-2015年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发展256
4.1 2013-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总体分析256
4.1.1 中国汽车发展自主品牌的必要性256
4.1.2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模式258
4.1.3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获得成功的因素258
4.1.4 我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发展趋于品质化259
4.1.5 我国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发展概述259
4.1.6 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影响262
4.2 2013-2015年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分析264
4.2.1 2013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分析264
4.2.2 2014年汽车自主品牌竞争加剧265
4.2.3 2015年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266
4.2.4 2015年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态势267
4.3 2013-2015年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267
4.3.1 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267
4.3.2 自主品牌发展面临的挑战268
4.3.3 自主品牌竞争力薄弱269
4.3.4 自主品牌发展的瓶颈270
4.3.5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75
4.4 2013-2015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策略276
4.4.1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4P策略276
4.4.2 自主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策略277
4.4.3 自主品牌海外发展的策略279
4.4.4 政府推动自主品牌发展的策略281
第五章中国汽车制造行业财务状况284
5.1 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经济规模284
5.1.1 2012-2015年汽车制造业销售规模284
5.1.2 2012-2015年汽车制造业利润规模284
5.1.3 2012-2015年汽车制造业资产规模285
5.2 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285
5.2.1 2012-2015年汽车制造业亏损面285
5.2.2 2012-2015年汽车制造业销售毛利率285
5.2.3 2012-2015年汽车制造业成本费用利润率286
5.2.4 2012-2015年汽车制造业销售利润率286
5.3 中国汽车制造行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析287
5.3.1 2012-2015年汽车制造业应收账款周转率287
5.3.2 2012-2015年汽车制造业流动资产周转率287
5.3.3 2012-2015年汽车制造业总资产周转率287
5.4 中国汽车制造行业偿债能力指标分析288
5.4.1 2012-2015年汽车制造业资产负债率288
5.4.2 2012-2015年汽车制造业利息保障倍数288
5.5 中国汽车制造行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289
5.5.1 汽车制造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289
5.5.2 影响汽车制造业财务状况的经济因素分析291
第六章2013-2015年轿车市场分析292
6.1 中国轿车行业发展概况292
6.1.1 中国轿车行业发展历程292
6.1.2 我国轿车行业运行综况298
6.1.3 中国轿车市场从透支到正常的变化分析299
6.1.4 节能补贴政策对轿车行业的影响301
6.1.5 中国轿车市场品牌结构分析304
6.2 2013-2015年中国轿车行业发展分析305
6.2.1 2013年我国轿车市场发展综述305
6.2.2 2013年国内轿车市场格局分析306
6.2.3 2014年国内轿车市场分析307
6.2.4 2015年我国轿车市场发展状况307
6.3 2013-2015年不同类型轿车发展分析310
6.3.1 2013年我国A级轿车市场发展态势310
6.3.2 2013年我国B级轿车市场发展态势313
6.3.3 2014年我国B级轿车市场的发展314
6.3.4 2015年我国A级轿车市场发展态势315
6.3.5 2015年我国B级轿车市场发展态势316
6.4 2013-2015年中国轿车市场消费分析319
6.4.1 中国轿车市场的消费形势变化分析319
6.4.2 影响轿车消费的主要因素334
6.4.3 我国轿车市场消费者需求调查分析335
6.4.4 对中国轿车消费市场的建议336
6.5 中国轿车工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337
6.5.1 中国轿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37
6.5.2 中国轿车海外发展欠缺实力340
6.5.3 中国轿车服务体系存在不足342
6.5.4 中国轿车产业发展策略建议343
6.5.5 促进轿车产业价值链发展的战略对策346
6.6 轿车工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348
6.6.1 未来轿车需求持续走高348
6.6.2 未来轿车将趋向多功能化351
6.6.3 现代柴油轿车发展将成必然趋势351
第七章2013-2015年客车市场分析354
7.1 中国客车行业发展概况354
7.1.1 中国客车行业简况354
7.1.2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的成就354
7.1.3 中国客车行业发展的优势355
7.1.4 中国客车行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356
7.2 2013-2015年中国客车市场发展分析359
7.2.1 2013年我国客车市场运行特征359
7.2.2 2013年我国进一步规范客车市场360
7.2.3 2014年国内客车市场发展形势分析362
7.2.4 2015年国内客车市场销售情况363
7.3 客车细分市场的发展365
7.3.1 中国多功能客车市场发展现状365
7.3.2 我国大中型客车市场发展现状367
7.3.3 2015年轻型客车市场发展态势368
7.3.4 2013-2015年大型客车市场分析371
7.3.5 2013-2015年中型客车市场分析371
7.3.6 2013-2015年轻型客车市场分析372
7.4 中国客车国际化发展分析373
7.4.1 中国客车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意义373
7.4.2 2013年中国客车出口贸易概况373
7.4.3 2014年中国客车出口贸易简析374
7.4.4 2015年中国客车出口贸易简析376
7.4.5 我国客车企业国际化取得明显成效377
7.4.6 中国客车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378
7.4.7 中国客车开拓国际市场的措施建议379
7.5 2013-2015年中国客车行业存在的问题380
7.5.1 我国客车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380
7.5.2 中小客车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82
7.5.3 中国客车自主品牌与国外存在品质差距384
7.5.4 中国农村客车市场发展缓慢384
7.6 2013-2015年中国客车行业的对策及战略388
7.6.1 中国成为客车强国应注重四大指标388
7.6.2 做强中国客车产业的战略选择394
7.6.3 推动农村客车市场发展的对策395
7.6.4 中国客车企业应构建竞争型售后服务新体系397
7.7 中国客车行业的发展预测400
7.7.1 未来客车行业仍将高速增长400
7.7.2 中国客车行业将进入新一轮调整高峰402
7.7.3 未来客车企业竞争的发展趋势403
第八章2013-2015年SUV市场分析408
8.1 SUV简介408
8.1.1 SUV的概念408
8.1.2 SUV的特点408
8.1.3 SUV的细分409
8.2 2013-2015年SUV市场总体分析410
8.2.1 我国SUV行业发展特点410
8.2.2 我国SUV市场的基本格局412
8.2.3 自主SUV和合资SUV的竞争414
8.2.4 国内SUV市场消费群体分析416
8.3 2013-2015年中国SUV市场的发展420
8.3.1 2013年中国SUV市场运行状况420
8.3.2 2013年国内SUV市场结构分析423
8.3.3 2014年国内SUV市场分析424
8.3.4 2015年中国SUV市场发展概况425
8.4 2012-2015年SUV市场营销研究427
8.4.1 SUV的市场定位427
8.4.2 SUV的产品策略428
8.4.3 SUV的价格策略428
8.4.4 SUV的渠道策略430
8.4.5 SUV的促销策略431
8.5 SUV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432
8.5.1 SUV市场存在的问题432
8.5.2 制约SUV发展的瓶颈因素433
8.5.3 SUV市场面临的矛盾及对策435
8.5.4 自主品牌拓展SUV市场的策略436
8.6 SUV的发展前景及趋势437
8.6.1 SUV市场发展潜力巨大437
8.6.2 SUV市场及车型的发展趋势438
8.6.3 未来SUV市场发展前景展望442
第九章2013-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448
9.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448
9.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448
9.1.2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448
9.1.3 新能源汽车按燃料来源的划分449
9.2 世界新能源汽车业的发展451
9.2.1 201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451
9.2.2 2014年国际新能源汽车业蓬勃发展455
9.2.3 2015年国际新能源汽车业的发展458
9.2.4 欧盟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461
9.2.5 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经验借鉴461
9.2.6 国外新能源车发展路线展望468
9.3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分析471
9.3.1 能源问题影响中国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471
9.3.2 中国汽车排放污染问题形势严峻478
9.3.3 中国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机及优势480
9.3.4 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意义重大493
9.4 2013-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496
9.4.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历程简述496
9.4.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497
9.4.3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499
9.4.4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路径分析502
9.5 2013-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业的发展503
9.5.1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状况503
9.5.2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508
9.5.3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情况517
9.5.4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运行分析522
9.5.5 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状况527
9.6 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动态528
9.6.1 上海建成新能源汽车试乘试驾中心528
9.6.2 山东东营首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下线528
9.6.3 北京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产业集聚区529
9.6.4 北京建成国内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站531
9.6.5 河南新郑市引进电动汽车生产项目532
9.6.6 河北广平建设华北最大新能源汽车基地532
9.6.7 山东微山引资建设新能源车研发制造基地533
9.7 2013-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分析533
9.7.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与现状533
9.7.2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步入快车道540
9.7.3 中国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计划推进情况541
9.7.4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过程中的风险分析543
9.7.5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规避风险对策547
9.8 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48
9.8.1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548
9.8.2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的隐忧556
9.8.3 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存在的风险557
9.8.4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滞因素561
9.9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策及战略562
9.9.1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对策措施562
9.9.2 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567
9.9.3 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建议568
9.9.4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科技对策569
9.9.5 新能源车市场导入策略分析570
9.10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571
9.10.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测571
9.10.2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广阔572
9.10.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573
9.10.4 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575
第十章2013-2015年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分析578
10.1 汽车产业集群的内涵阐释578
10.1.1 汽车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类型578
10.1.2 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578
10.1.3 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580
10.1.4 汽车产业集群的重大影响581
10.2 国外汽车产业集群的研究与借鉴583
10.2.1 世界已形成十大汽车产业集群583
10.2.2 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研究585
10.2.3 日本丰田汽车产业集群研究590
10.2.4 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591
10.3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总体分析592
10.3.1 产业集群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592
10.3.2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594
10.3.3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风险研究598
10.3.4 我国汽车工业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600
10.3.5 未来我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601
10.3.6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培育的政策路径603
10.4 京津地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分析607
10.4.1 京津地区初显汽车产业集群化效应607
10.4.2 京津地区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优势609
10.4.3 京津地区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610
10.4.4 京津地区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策略610
10.5 华中地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分析611
10.5.1 华中地区汽车产业集群概况611
10.5.2 华中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特征612
10.5.3 华中地区汽车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612
10.5.4 华中地区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路612
10.6 上海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分析614
10.6.1 上海已初步形成汽车产业集群614
10.6.2 上海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分析615
10.6.3 上海汽车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617
10.6.4 上海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619
10.7 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分析620
10.7.1 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现状620
10.7.2 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基本特点621
10.7.3 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623
10.7.4 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对策624
第十一章2013-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进出口分析626
11.1 2013-2015年主要国家汽车进出口情况分析626
11.1.1 2013-2015年汽车进口市场分析626
11.1.2 2013-2015年汽车出口市场分析627
11.2 2013年中国汽车行业进出口分析627
11.2.1 2013年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特征627
11.2.2 2013年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走势628
11.2.3 2013年中国汽车整车进口数据628
11.2.4 201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数据628
11.3 2014年中国汽车行业进出口分析630
11.3.1 2014年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特征630
11.3.2 2014年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走势630
11.3.3 2014年中国汽车整车进口数据631
11.3.4 2014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数据631
11.4 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进出口分析633
11.4.1 2015年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特征633
11.4.2 2015年中国汽车进出口贸易走势633
11.4.3 2015年中国汽车整车进口数据634
11.4.4 2015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数据634
11.5 2013-2015年主要省份汽车进出口情况分析635
11.5.1 2013-2015年汽车进口市场分析635
11.5.2 2013-2015年汽车出口市场分析636
第十二章2013-2015年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637
12.1 2013-201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总体概况637
12.1.1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变迁637
12.1.2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取得巨大成就640
12.1.3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641
12.1.4 中国汽车零部件业最大海外并购完成643
12.1.5 我国鼓励外资进入汽车零部件领域644
12.1.6 中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发展的总体综述648
12.2 2013-201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分析651
12.2.1 201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情况651
12.2.2 201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情况653
12.2.3 201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分析654
12.2.4 2015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状况655
12.3 中国汽车零部件业存在问题655
12.3.1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655
12.3.2 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659
12.3.3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内忧外患660
12.3.4 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存在的误区663
12.3.5 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不足664
12.4 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对策667
12.4.1 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战略667
12.4.2 汽车零部件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669
12.4.3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对策669
12.4.4 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677
12.5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前景及趋势678
12.5.1 “十三五”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发展契机678
12.5.2 “十三五”汽车零部件产业将集团化发展680
12.5.3 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681
12.5.4 2016-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预测分析687
第十三章国外著名企业经营状况690
13.1 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mpany)690
13.1.1 公司简介690
13.1.2 2013年通用汽车经营状况690
13.1.3 2014年通用汽车经营状况691
13.1.4 2015年通用汽车经营状况691
13.2 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any)691
13.2.1 公司简介691
13.2.2 2013年福特汽车公司经营状况691
13.2.3 2014年福特汽车公司经营状况692
13.2.4 2015年福特汽车公司经营状况692
13.3 戴姆勒汽车集团(Daimler)693
13.3.1 公司简介693
13.3.2 2013年戴姆勒经营状况693
13.3.3 2014年戴姆勒经营状况693
13.3.4 2015年戴姆勒经营状况694
13.4 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ORATION)694
13.4.1 公司简介694
13.4.2 2013财年丰田经营状况695
13.4.3 2014财年丰田经营状况695
13.4.4 2015财年丰田经营状况695
13.5 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Group)696
13.5.1 公司简介696
13.5.2 2013年大众经营状况696
13.5.3 2014年大众经营状况696
13.5.4 2015年大众经营状况697
13.6 宝马集团(BMW Group)697
13.6.1 公司简介697
13.6.2 2013年宝马集团经营状况697
13.6.3 2014年宝马集团经营状况698
13.6.4 2015年宝马集团经营状况698
第十四章2013-2015年国内重点汽车企业经营状况699
14.1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699
14.1.1 企业发展概况699
14.1.2 经营效益分析700
14.1.3 业务经营分析701
14.1.4 财务状况分析704
14.1.5 未来前景展望706
14.2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07
14.2.1 企业发展概况707
14.2.2 经营效益分析707
14.2.3 业务经营分析708
14.2.4 财务状况分析711
14.2.5 未来前景展望713
14.3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713
14.3.1 企业发展概况713
14.3.2 经营效益分析715
14.3.3 业务经营分析716
14.3.4 财务状况分析719
14.3.5 未来前景展望721
14.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721
14.4.1 企业发展概况721
14.4.2 经营效益分析722
14.4.3 业务经营分析723
14.4.4 财务状况分析726
14.4.5 未来前景展望728
14.5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729
14.5.1 企业发展概况729
14.5.2 经营效益分析729
14.5.3 业务经营分析730
14.5.4 财务状况分析733
14.5.5 未来前景展望735
14.6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736
14.6.1 企业发展概况736
14.6.2 经营效益分析737
14.6.3 业务经营分析738
14.6.4 财务状况分析741
14.6.5 未来前景展望743
14.7 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744
14.7.1 盈利能力分析744
14.7.2 成长能力分析745
14.7.3 营运能力分析745
14.7.4 偿债能力分析745
第十五章2013-2015年中国汽车工业投资分析746
15.1 汽车行业投资整体概述746
15.1.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投资规定分析746
15.1.2 政府不使用行政手段限制汽车投资749
15.1.3 我国汽车行业具有持续性投资价值749
15.1.4 国内能源巨企纷纷投资汽车行业751
15.2 中国汽车行业外来投资概况753
15.2.1 中国汽车工业利用外资情况综述753
15.2.2 中国商用车领域吸引外资分析754
15.2.3 日本汽车企业在华投资战略及启示759
15.2.4 跨国汽车公司投资的特点及动向760
15.3 2013-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区域投资动态763
15.3.1 广州投资打造六大汽车建设项目763
15.3.2 临邑建设“新能源汽车集成服务产业园”766
15.3.3 四川成都开工建设一批汽车产业项目767
15.3.4 湖北恩施建设首个“碳平衡”示范基地768
15.3.5 广东投资800亿元打造汽车产业基地768
15.3.6 浙江宁波引资建设动力总成生产基地769
15.4 中国汽车行业投资机会及前景分析769
15.4.1 国家投巨资支持央企开发汽车行业769
15.4.2 我国各类汽车极具投资潜力771
15.4.3 投资微型汽车将有更多发展机会772
15.4.4 中国汽车零部件业蕴含更多投资机会776
15.4.5 中国汽车服务后市场投资潜力巨大777
15.4.6 中国农村汽车市场投资前景广阔779
15.5 中国汽车行业投资风险及建议783
15.5.1 汽车行业的进入壁垒分析783
15.5.2 汽车行业本身存在的投资风险786
15.5.3 外部因素给汽车行业带来的风险787
15.5.4 我国商用汽车投资风险综述790
15.5.5 中国商用汽车生产投资再遇高门槛791
15.5.6 我国汽车行业投资的相关建议792
第十六章中国汽车产业的政策法规分析794
16.1 2012-2015年中国汽车工业政策法规分析794
16.1.1 2012年中国汽车行业政策动态794
16.1.2 2013年中国汽车行业政策动态794
16.1.3 2014年中国汽车行业政策动态797
16.1.4 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政策动态802
16.2 2012-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动态803
16.2.1 2012年国家鼓励民企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803
16.2.2 2012年四部委发布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安全令”804
16.2.3 2012年节能汽车补贴新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805
16.2.4 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享受车船税收优惠807
16.2.5 2013年3月四项电动汽车充电国标实施809
16.2.6 2013年7月我国纯电动车国标正式实施810
16.2.7 2013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出台811
16.2.8 2014年-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动态812
16.3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汽车产业的指导813
16.3.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813
16.3.2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815
16.3.3 引导企业兼并重组818
16.3.4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819
16.3.5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819
16.3.6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820
16.3.7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822
16.3.8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822
16.4 相关政策法规对行业的影响分析824
16.4.1 《汽车贸易政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824
16.4.2 关税政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分析825
16.4.3 调整汽车消费税的影响分析826
16.4.4 《反垄断法》对汽车工业的影响分析826
16.4.5 《车船税法》实施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分析832
第十七章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分析833
17.1 2016-2021年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833
17.1.1 影响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因素分析833
17.1.2 2016-2021年中国汽车制造业产值预测834
17.1.3 2016-2021年中国汽车制造销售收入预测836
17.1.4 2016-2021年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盈利能力预测847
17.2 “十三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向探析848
17.2.1 “十三五”国家将不会出台明确的汽车产业规划848
17.2.2 “十三五”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849
17.2.3 “十三五”汽车业兼并重组力度将加大849
17.2.4 “十三五”汽车业将重点建立知名企业和品牌850
17.2.5 “十三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将加速851
17.3 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854
17.3.1 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综述854
17.3.2 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发展趋势856
17.3.3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858
17.3.4 绿色制造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新方向859
附录862
附录一:《汽车产业发展政策》862
附录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877
附录三:《汽车贸易政策》883
附录四:《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890
附录五:《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900
附录六:《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905
附录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910
附录八:《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920 (
图表目录
图表 12009-2015年全球汽车产量统计:万辆66
图表 22014年全球汽车产量分国家统计:辆67
图表 32014年日本汽车销量统计(分品牌)103
图表 42015年日本汽车销量统计(分品牌)107
图表 5日本新能源汽车部分政策一览111
图表 6日本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113
图表 7意大利2014年度各地区汽车密度统计152
图表 8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汽车产销量172
图表 9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汽车产销走势图173
图表 10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乘用车产销量174
图表 11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乘用车产销走势图175
图表 12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乘用车分系列市场份额情况176
图表 132015年12月乘用车整体市场情况177
图表 14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乘用车分系列市场份额变化情况178
图表 15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乘用车分车型销售情况179
图表 16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走势图180
图表 172014年12月-2015年12月SUV、MPV、交叉型汽车销售走势图181
图表 182015年12月乘用车分排量销售汇总表182
图表 19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小排量乘用车市场份额变化情况183
图表 20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商用车产销量184
图表 21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商用车产销走势图185
图表 22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客车分车型销售情况186
图表 23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客车分车型销售情况187
图表 24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货车分车型销售情况188
图表 25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货车分车型销售走势图189
图表 262015年12月汽车生产企业前十家销量排名190
图表 272015年12月乘用车生产企业前十家销量排名191
图表 282015年12月商用车生产企业前十家销量排名
研究方法
报告研究基于研究团队收集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竞争格局、进出口、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判,助力企业商业决策。
数据来源
本公司数据来源主要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
一手资料来源于我司调研部门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采访对象涉及企业CEO、营销总监、高管、技术负责人、行业专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相关投资机构等。市场调研部分的一手信息来源为需要研究的对象终端消费群体。
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海关数据及第三方数据库等,根据具体行业,应用的二手信息来源具有一定的差异。二手信息渠道涉及SEC、公司年报、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WIND数据库、CEIC数据库、国研网、BvD ORBIS ASIA PACIFIC数据库、皮书数据库及中经专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等。
售后服务
华经产业研究院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您的反馈均1个工作日内快速回应,及时解决您的需求。
版权提示
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
2025-2031年中国汽车工业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5-06-07 汽车工业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工业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4-05-15 汽车工业 -
2023-2029年中国汽车工业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2023-05-13 汽车工业 -
2025年中国肌酸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者群体逐渐多元化「图」
2025-08-16 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