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发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527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了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正式发行,此次改革标志着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即“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项费率改革打破了长达25年的固定费率模式,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向“买方思维”转型。

资讯42

一、政策改革

在以往的固定费率模式下,无论基金业绩好坏,基金公司都按照固定的管理费率收取管理费。这一模式成为了“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05年至2024年间,主动权益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9.8%,然而基民的实际收益却不足4%20255月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动方案》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

根据新规,头部机构在未来一年内将有60%的新发权益类产品采用浮动费率,并设置了“非对称激励”规则。具体而言,基础档次的管理费为1.2%,若持有不满1年或收益符合基准则适用此费率;若持有满1年且跑赢基准6个百分点,管理费升档至1.5%;假如持有满1年但跑输基准3个百分点,管理费降档至0.6%。这一设计将管理人收入与投资者回报直接关联,积极改变了行业利益分配的逻辑。

以中欧时代共赢A1为例,该基金在2024年实现了42.64%的逆市收益,其管理费收入较于固定模式增加了25%;而同期工银远见共赢A1因收益仅为0.47%,其管理费骤降至0.6%,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产品设计

新一代浮动费率基金通过三种创新模式,构建了多层次的激励约束体系:

1. 持有期挂钩型:以博时惠泽为例,若持有期不超过1年,费率为1.2%;若持有期在1-3年内,费率降至0.8%;若超过3年,费率仅为0.6%。这一设计降低了投资者短期交易的成本,鼓励长期持有。

2. 业绩比较基准型:天弘品质价值基金采用“沪深300×60%+中证港股通×20%+中债指数×20%”的复合基准,若年化收益跑输基准3%,管理费将减半。此类产品迫使基金经理严格遵循基准表现,避免风格漂移。

3. 规模阶梯型:招商精选企业基金规定在规模≤100亿元时,费率为1.2%;一旦超出100亿元的部分,费率降至0.6%。这一机制有效抑制了规模扩张的冲动,使管理人更加专注于超额收益的追求。

值得指出的是,新规要求所有产品必须对标宽基指数,并强化信息披露。例如,华安基金规定连续两年跑输基准的产品需公开说明原因,以形成市场监督压力。

三、行业变局

浮动费率的实施给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重塑了行业格局:

1. 投研体系重构:众多头部机构如易方达、富国等已开始调整考核机制,将基金经理的奖金与三年滚动业绩挂钩。中欧基金更是取消了“规模提成”,转而采纳纯业绩报酬模式,研究团队的配置增加了30%

2. 销售模式转型:传统的代销渠道依赖于“首发规模提成”,而浮动费率产品在市场低迷时可能会遇冷。兴证全球基金开始进行投顾培训,重视“持有体验”而非短期冲量,部分机构甚至推出“持有满1年免赎回费”的政策。

3. 马太效应加剧:在首批推出的20只产品中,中欧、华夏等头部公司的产品平均收益达21.8%,而中小机构的产品则有超过一半的收益低于5%。随着行业洗牌加速,2024年已有3家小型公募退出了浮动费率产品的竞争。

四、投资策略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浮动费率基金既存在机遇也带来挑战:

1. 选择“超额能力突出”的基金经理:投资者应关注两类标的,首先是基准锚定型,如富国孙彬管理的对标沪深300的产品,其近5年平均年化超额收益达7.2%;其次是绝对收益型,如东方红多元策略,通过股债动态平衡实现年化12.3%的收益。

2. 构建抗波动组合:建议采用“核心+卫星”的投资策略:60%的核心仓位可配置富国均衡配置、中欧时代共赢等具备超额能力的产品;30%的卫星仓位搭配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及黄金ETF以对冲市场风险;10%的现金管理可通过招商招钱宝等货币基金来捕捉流动性机会。

五、未来展望

尽管浮动费率基金前景广阔,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1. 行业集中化:头部公司凭借其投研优势可能会垄断市场,而中小机构若连续两年跑输基准,其管理费收入可能骤降80%,从而加剧行业集中度。

2. 投资者教育:调研显示,仅有38%的基民能够准确理解“持有期与费率的关系”,部分渠道为冲销量简化宣传,可能导致误解。

3. 业绩评估标准:如何界定“显著超越基准”,以及当前1.5%的升档费率是否合理等问题,都需要在2026年的评估期中加以解决。

浮动费率基金的核心在于重建投资者与基金管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随着费率改革的深入推进,公募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得到增强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销售渠道分析、经营状况分析、发展趋势分析、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