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概述
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是未来电池的发展方向。依据固态电解质材质及特性,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可以分为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三个类别。其中,硫化物固态电池的技术难点在于对空气较为敏感,氧化物固态电池的技术难点在于机械加工容易脆裂,聚合物固态电池的技术难点在于离子电导率较低、循环寿命较短。
二、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背景
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随着市场由政策导向逐渐过渡为市场驱动,厂商对锂电池的安全性、续航能力和使用寿命等关键性能的要求日益严苛,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产品的性能提升和技术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的固态电解质企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与空间。
三、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产业链
硫化物固态电池产业链上游涵盖锂、硫、镍、钴等关键原材料开采与加工,以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前驱体合成。中游聚焦正极(如高镍三元)、负极(硅基/锂金属)、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制备及复合集流体等核心材料生产,需攻克硫化物易潮解、界面阻抗高等技术瓶颈。下游涉及电池制造(叠片/卷绕工艺适配)、系统集成及终端应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电站)。
四、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
国内半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已开启,国内外主流电池厂商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逐渐明朗,2023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约1GWh,2024年出货量约5GWh。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成本逐渐呈下降趋势,未来几年全球固态电池的市场规模将得以快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在整体锂电池中的渗透率在10%左右,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
2、我国硫化物固态电池市场规模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用于全固态电池的潜力更大。出色的离子电导率,意味着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技术上限更高,从长期来看,实现全固态电池的终极目标,采用硫化物路线的概率更高。在未来持续降低硫化锂成本基础上,预计到2030年,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需求有望达到2万吨,市场空间达106亿元。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展望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五、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多元技术路径加速布局。众多企业入局硫化锂研发,整体来看,行业在工艺创新、产线落地与性能验证层面多点突破,正推动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加速向规模化供应阶段迈进。
2、重点企业介绍
恩捷股份是全球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龙头企业,在2021年初开始布局硫化物电解质材料领域,2021年以来,公司在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申请了38项专利,已授权22项。湖南恩捷已成功研发硫化锂、硫化物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膜三个全固态产品,2025年上半年恩捷股份营业收入57.63亿元。
六、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发展趋势
1、硫化物路线技术难点迎突破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性能突破关键在于解决正/负极与固态电解质界面问题以及改善机械稳定性及空气稳定性。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主要依靠电解质和电极之间的固-固界面上的离子传输电荷。为提供有效的离子和电子传输通道,电解质与正负极之间需维持界面稳定。目前使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1)正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界面问题;2)负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界面问题;3)硫化物电解质稳定性问题。
2、硫化物固态电池降本空间潜力大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生产成本主要由原材料成本、制造成本和研发成本三部分组成,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据最大比重,尤其是硫化锂这一关键原材料,因此降低硫化锂成本或者选择替代材料成为降本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相关研究团队已找到一些降低硫化锂成本方法,比如中科大马骋教授开发了一种不以硫化锂作为原料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氧硫化磷锂,这种固态电解质以成本低廉的水合氢氧化锂和硫化磷作为原材料合成,氧硫化磷锂材料还保留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独特优势,如极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负极相容性,使其在性能上具有显著优势。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6-2032年中国硫化物固态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展望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