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视觉处理芯片行业概述
智能视觉处理芯片,是一种集成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算法的专用芯片。智能视觉处理芯片是智能视觉系统应用的核心,不仅能完成传统的图像降噪、白平衡等画质优化工作,还能高效运行卷积神经网络等AI模型,实现目标检测、图像分割、人脸识别等智能分析功能。按照产品功能维度的不同,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可大致细分为终端侧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和边缘侧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前者主要应用于智能视觉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初步处理环节,后者则主要应用于视频存储、解码与管理领域。
二、中国智能视觉处理芯片行业发展背景
端侧AI需要在终端设备上实现快速、高效的人工智能算法运行,而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具备强大的图像和视频处理能力,以及专门的AI算力,能够为端侧AI提供所需的计算资源,支持实时的图像识别、目标检测和分类等任务。2023年,中国端侧AI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39亿元。
三、智能视觉处理芯片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
产业链方面,上游为原材料与设备供应环节,涉及硅片、光刻胶、溅射靶材、电子特气、单晶炉、光刻机、测试设备等;中游则是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制造环节,涵盖了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流程;下游则是应用环节,主要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慧安防等领域。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智能视觉处理芯片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2、下游分析
智能手机、AI眼镜、运动相机等消费电子领域需要具备强大的图像和视频处理能力,以及智能识别、分析等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特别是在运动相机领域,运动相机需要记录快速运动的场景,而智能视觉处理芯片通过强大的算力和高效的编码算法,能够支持运动相机实现高帧率、高分辨率的视频拍摄,确保画面流畅、无拖影,从而推动了智能视觉处理芯片需求增加。2023年,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201亿元。
四、中国智能视觉处理芯片行业现状
伴随着智能安防、物联网、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视觉处理芯片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在AI眼镜中,智能视觉处理芯片是实现实时场景识别、目标跟踪与增强现实叠加的关键,智能汽车则依赖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实现车载影像、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功能。2024年,全球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市场规模约为10.3亿美元。
五、中国智能视觉处理芯片行业重点企业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长期致力于智慧超高清、智慧视觉、人工智能、车载电子等领域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解决方案开发,是国内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科微在先进制程工艺的芯片及其终端产品上积累了大量知识产权,具备了快速研发及量产SoC芯片能力,已推出了直播卫星高清芯片、4K/8K超高清解码芯片、4K/8K超高清显示芯片、AI视觉处理芯片、车载SerDes芯片等一系列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发布新一代4K AI视觉处理系列芯片与轻智能视觉处理系列芯片,引发业界重点关注,其AI品牌形象初露锋芒。2025年上半年,国科微营业总收入为7.41亿元。
六、中国智能视觉处理芯片行业未来展望
长远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或将推动智能视觉处理芯片不断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实现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姿态识别等功能,并为下游应用提供更强大的支持。与此同时,集成图像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和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处理器于一体的SoC架构有望逐渐成为主流方案,从而显著提升系统的实时性与能效比,以满足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此外,国家对半导体自主可控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不断突破,有望加速智能视觉处理芯片的国产替代进程。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智能视觉处理芯片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6-2032年中国智能视觉处理芯片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