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搪瓷瓷釉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正由“标准适配”加速走向“场景定制”「图」

一、搪瓷瓷釉行业概述

搪瓷瓷釉是涂覆于金属基材(如钢板、铸铁、铝等)表面,经1250-1400℃高温熔制形成的碱-硼-硅酸盐系玻璃态保护层,由基体剂(氧化硅等)、助熔剂(氧化硼等)、乳浊剂(氧化钛等)、密着剂(氧化钴等)和着色剂(氧化钴、氧化铬等)组成,具有耐腐蚀、耐高温(-60~450℃)、易清洁、色彩丰富不褪色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日用厨具、工业设备、建筑装饰、医疗特种设备及艺术工艺品等领域,虽存在表面脆性大、耐冲击性弱的缺点,但通过纳米材料应用、低温烧结技术、功能性釉开发及绿色环保工艺等技术创新持续优化性能,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典型材料。

搪瓷瓷釉制造工艺介绍

搪瓷瓷釉行业发展背景

1、政策环

近年来,国家和相关部委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数字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持续推进政策体系建设,目前中国搪瓷工业协会已将绿色制造明确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向,预计“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的体系化建设将从示范走向常态化,推动搪瓷釉面材料在全生命周期实现环境足迹持续降低,并获得更多政策支持与市场认可。

搪瓷瓷釉行业相关政策

2、社会环境

从整体出口情况来看,2021年受海外集中备货需求带动,我国搪瓷制品出口额达59.5亿美元、出口量151.68万吨,创历史高位;随后两年在库存消化等因素影响下有所回落;至2024年,出口额回升至46.5亿美元,出口量恢复至126.7万吨,显示出复苏迹象。由于日用搪瓷制品在出口结构中的比重稳定,这一走势也反映了该细分领域的市场波动与回暖态势。

2021-2024年我国搪瓷制品海关出口情况

搪瓷瓷釉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搪瓷瓷釉行业产业链以原料供应为起点,上游涵盖矿物原料、化工原料及色素原料,经高温熔制急冷成釉块,再研磨为釉粉或釉浆。中游为瓷釉制备与涂搪工艺,包括底釉、面釉、边釉等配方设计,通过喷涂、浸渍或静电涂粉等方式涂覆于金属基材,经800—930℃烧成形成致密涂层。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建筑装饰、厨卫设备、工业容器、医疗制药设备、电力绝缘子及环保设施等,依托耐腐蚀、耐磨损、易清洁特性满足多场景需求,产业链呈现标准化与定制化并存、传统与新兴应用共生的格局。

搪瓷瓷釉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产业链下游

搪瓷瓷釉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涵盖日常消费品及工业装备等多个板块。按用途划分,主要可归纳为五大类,分别为炊具厨具领域、家用电器领域、工业装备领域、建筑装饰领域及其他。

搪瓷瓷釉应用领域介绍

搪瓷瓷釉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搪瓷釉面材料市场规模

搪瓷釉料是搪瓷制品的重要功能性材料,属于传统但保持稳步增长的细分材料市场。全球终端应用涵盖炊具与烤具、家电内胆、建筑装饰面板、工业防腐衬里等多个领域,其中炊具与烤具长期是最大单一市场,约占全球瓷釉消费总量的三成。发达经济体主要依靠消费更新需求拉动,新兴经济体则受城镇化和家电普及率提升驱动,形成双轮增长格局。据统计2024年全球搪瓷釉料市场销售额约为18亿美元。

2020-2024年全球搪瓷釉面材料市场规模情况

2、我国搪瓷瓷釉销量

据中国搪瓷工业协会统计,2016—2020年全国搪瓷瓷釉年销售量在11.5万-12.2万吨之间小幅波动,整体保持稳定。2021年行业景气度上行,销量升至14.5万吨,同比增长19%,创近十年新高;2022年受宏观环境与部分下游需求收缩影响回落至11.7万吨,同比下降19%;2023年进一步降至10.2万吨,同比下降13%。2024年行业出现复苏,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量约12万吨,全行业销售量约13.5万吨,同比增长约32%。

2021-2024年我国搪瓷瓷釉销量情况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6-2032年中国搪瓷瓷釉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机会评估报告

搪瓷瓷釉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国内搪瓷釉料及制品的生产与消费呈现较为明显的地域集中特征。在产业链布局方面,传统日用搪瓷生产企业多集中于浙江、山东等省份;广东地区已成为搪瓷烤炉、烤箱等产品的核心制造基地;华中和华东地区则聚集了较多搪瓷釉料生产企业与工业搪瓷设备制造商。从下游应用分布来看,厨具与家电类搪瓷制品制造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环保设备制造则更多分布于中东部省份。

我国搪瓷瓷釉行业竞争格局

2、重点企业介

浙江开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功能性搪瓷(珐琅)材料的研发、设计、推广、制造与销售,作为国内搪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开尔新材在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领域处于龙头地位,具备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2025年上半年开尔新材营收1.13亿元。

2020-2025年H1开尔新材营收情况

搪瓷瓷釉行业发展趋势

1、绿色制造与环保升级

在“双碳”目标和环保、安全生产法规持续趋严的背景下,行业将加快推进清洁生产与全过程合规的系统化改造,重点围绕“原料—工艺—装备—管理”四个环节同步升级:原料端向低/无受限组分迭代(如低硝酸盐、低铅低镍等),降低潜在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工艺端推广富氧清洁燃烧、余热回收、深度脱硝与高效除尘,实现稳定达标与能耗强度下降;装备端以电炉替代落后燃煤炉,配套在线监测和密闭输送、除尘防爆等设施,提升本质安全与环保水平;管理端完善能效管控、固(危)废减量化与资源化、全流程台账与追溯体系,形成以合规为底线、以效率为导向的绿色运营模式。

2、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

从“配料”到“出货”各关键工序环节加速推进自动化与数据化改造,通过炉温智能控制、在线缺陷检测、质量追溯与能效管理的协同运行,持续提升良品率、一致性与稳定交付能力;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制造执行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等为骨干的贯通应用,打通计划、生产、质量、库存、物流与客户服务的数据链路,缩短新品导入与打样周期,强化与下游客户的协同与快速迭代。数字化改造将由点状示范走向系统化落地,带动单位人工产出、能源利用效率与稳定交付能力的持续提升。

3、产品升级与多元化

在家电、厨具、建筑及环保装备等应用的带动下,瓷釉产品正由“标准适配”加速走向“场景定制”。易洁、抗菌、耐化学、红外节能等功能型瓷釉在中高端家电与厨具领域持续放量;具备耐候、阻燃、易清洁特性的建筑搪瓷板用瓷釉受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空间建设拉动保持景气;具备耐强腐蚀、抗温度冲击与介电稳定性要求的工业防护瓷釉在环保与化工装备中维持刚性需求。与此同时,面向不同基材与成型路线的配方体系更加完备:搪瓷预磨粉(湿法)与搪瓷静电粉(干法)的使用边界与占比,将随下游工艺选择、成本控制与品质要求动态优化。整体看,产品结构将向功能型、定制化与中高端方向倾斜,单位产品的价值与附加值有望提升。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搪瓷瓷釉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6-2032年中国搪瓷瓷釉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机会评估报告》。

本文采编:CY1266

推荐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搪瓷瓷釉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机会评估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搪瓷瓷釉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机会评估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企业及竞争格局、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投资机会与建议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