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机器人产业概述
农业机器人是一种融合了机械设计、电子控制、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AI)、导航定位(如GPS、北斗)等多学科技术的自动化装备,旨在替代或辅助人类完成农业生产中的各类作业,尤其聚焦于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如高温、高湿、农药暴露)或对精度要求高的场景,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化、精准化、规模化与减人化,是智慧农业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农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农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从乡村振兴战略中强调发展智慧农业,到“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具体研制和应用方向,再到“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推动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一系列政策为农业机器人的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了农业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三、农业机器人行业产业链
农业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紧密相连。上游提供关键零部件和技术,中游进行整机制造与集成,下游为应用领域。当前,上游部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中游竞争格局多元化,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产业链将进一步协同发展,推动农业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
四、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数据显示, 2024年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为89亿元,2019-2024年五年间实现近3.6倍的规模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9.3%。当前,随着精准植保、智能采摘等细分场景需求释放,行业仍保持高增长动能,成为全球农业科技领域最具潜力的赛道之一。
五、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成为智慧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2024年我国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34亿元,2019-2024年实现近3.8倍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9.8%。当前植保无人机等产品已规模化应用,未来随着更多作业场景落地,市场仍将保持强劲增长动能。
六、农业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
农业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以2024年营收计,极飞科技在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位于第二,市场份额为10.7%,前五大农业机器人企业市场份额合计约65.9%。国际上,约翰迪尔、久保田等跨国巨头凭借技术和品牌优势占据高端市场。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增长,国内外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产业链协同效应也将逐步显现。
七、农业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农业机器人应用已突破传统植保、播种等基础场景,向种植全周期及细分领域深度渗透。在经济作物领域,全球首款棉花打顶机器人实现复杂田间环境下的精准作业,24小时全天候运行,效率达人工50倍,2024年在新疆推广订单超10万亩。果蔬采摘领域,柑橘采摘机器人单机日采摘量达1.2吨,配合AI分选系统使商品果率提升至92%,草莓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损伤率控制在1.2%以下。畜牧养殖场景中,牧场巡检机器人通过热成像与声音识别技术,奶牛发情监测准确率达94.7%,乳房炎预警系统可降低发病率42%。此外,土壤检测机器人单次可获取8项关键指标,检测成本仅为人工的30%,多光谱巡检机器人数据采集效率提升20倍,形成覆盖种植、养殖、检测的全场景应用体系。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农业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