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用包装材料行业概况
药物在储存过程中,主要受到热、光、水和空气的影响,利用包装设计,可以更好地将这些因素的阻碍排除掉。从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角度来看,包装材料的材质特性是不能和医药产品进行相互作用的。常见的医药产品包装材料有玻璃、塑料、橡胶、金属及复合材料等,不同的包装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在医药产品的包装上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二、医用包装材料行业政策
近年来,医用包装材料材料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行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等。
三、医用包装材料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医用包装材料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高分子材料、纸制品、金属材料等。例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塑料原料,以及玻璃、铝箔等。中游为医用包装材料生产与加工。产业链下游将医用包装材料应用于各类医疗产品的包装,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不同的医疗产品对包装材料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和材料。
2、全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
作为医药制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包装材料是药品制剂生产、流通及使用过程中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制造业行业的发展,我国医药包装材料行业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25298.5亿元。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医用包装材料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四、医用包装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药品包装市场规模
全球医药包装市场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据统计,2024年全球药品包装市场规模为1341.8亿美元,预计2029年增至1800亿美元,CAGR约6.2%。
2、中国医用包装材料产值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之一,伴随着医药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能够生产的药包材产品,在品种和质量方面基本满足我国制药工业的要求,并且远销海外。随着中国向医药强国迈进,医药包装材料行业将迎来乘势而上的黄金发展阶段。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医用包装材料行业产值为1578.2亿元。
3、中国医用包装材料市场规模
随着国内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用包装材料作为医药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其市场规模也随之增长。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医用包装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1439.6亿元,2018-2024年CAGR为5.06%。
4、中国医用包装材料市场结构
从我国医用包装材料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我国药用塑料包装占比达到43.3%,药用塑料包装凭借其质地轻盈、高力学性能、耐腐蚀、方便封口、成本较低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医药包装中。常用的材料包括PVC、PVDC、PE、PP、PET等类型。
五、医用包装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受到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药包材行业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型制药厂和产业链上游企业也逐步配备药包材生产线,加之外资品牌侵入,市场竞争日愈激烈。我国医用包装材料起步更晚,总体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整体市场份额较小。国内药包材行业产业集中度低,多为中小民营企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众多中小企业利润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六、医用包装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1、高阻隔包装材料
高阻隔包装能有效阻止气体、水汽、气味、光线等进入包装内,以保证药品的有效性与稳定性。除了铝塑等高阻隔复合材料,单一的高阻隔材料如PVDC、EVOH以及通过高阻隔粘合胶复合的薄膜材料由于方便回收,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2、抗菌自洁净材料
生产和包装过程不可能绝对无菌,药品包装开封后也一般不会一次用完,所以,具有抗菌自洁净功能的药品包装材料就显得十分必要。如通过在塑料等基体中复合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等抗菌剂生产的材料具有抗菌自洁净功能,但其相容性、广普性和长效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指对环境具有感知、可响应,并具有功能发现能力的新材料,它的出现引起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现已成为各国争相研究与开发的一个热点。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纳米技术等先进技术与药品包装材料相结合,可望开发出具有药品质量自检测、防伪、定时提醒患者吃药、破裂时能自修复等多种功能的智能药品包装材料,对于延长药品保质期、方便患者用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医用包装材料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医用包装材料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