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细分领域众多,集中度较低「图」

一、慢病管理行业概况

慢性病,全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慢病管理是指对慢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连续监测,评估与综合干预管理的医学行为及过程,主要内涵包括慢病早期筛查,慢病风险预测,预警与综合干预,以及慢病人群的综合管理,慢病管理效果评估等。中国政府将慢病管理纳入“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核心任务,其政策实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中国慢病管理的政策实践

二、慢病管理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慢病管理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复杂而完整,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者。上游主要由药品、医疗器械、信息化服务厂商组成,为慢性病管理提供必要的医疗物资和技术支持。中游包括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线上医疗服务平台等,提供具体的慢性病管理服务,如患者监测、健康咨询、治疗建议等。下游主要是各类慢性病患者,他们通过中游的服务机构接受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慢病管理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全球慢病死亡人数走势

受人口增长和老龄化的影响,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过早死亡人数在不断增加。目前,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70岁以下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人数约4077万人,2024年约4273万人。

2019-2024年全球慢病死亡人数走势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三、慢病管理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慢病管理市场规模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生活方式改变及环境因素影响,慢病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挑战之一。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广泛应用慢病照护模型,强调系统整合、社区参与和患者中心管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球慢病管理行业市场规模为67577亿美元,2018-2024年CAGR为7.48%。

2018-2024年全球慢病管理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2、中国慢病管理市场规模

在中国,慢病管理已成为国家卫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积极推行“健康中国2030”战略,并通过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医防融合、医养结合以及“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我国慢病管理仍存在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基层医疗资源配置不足、城乡差距较大、患者自我管理和依从性有待提高等问题,亟需进一步探索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管理模式。据统计,截至2024年我国慢病管理行业市场规模为60122亿元,同比增长9.82%。

2018-2024年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3、中国慢病管理细分市场规模

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慢病管理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我国慢病管理产品规模为20922亿元,慢病管理服务规模为39200亿元。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攀升,加之生活节奏加快促使慢性病患者数量增多,市场需求愈发强烈。

2018-2024年中国慢病管理行业细分市场规模

3、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区域现状

区域市场规模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在慢病管理领域展现出庞大的市场规模。其中,北京市凭借其丰富的医疗资源和庞大的患者群体,慢病管理市场规模3174.4亿元,在全国占比达5.28%;天津市虽规模稍小,但也达到了1016.1亿元,占比1.69%;上海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医疗水平领先,市场规模为3012.1亿元,占比5.01%;广东省以5946.1亿元的规模傲居前列,在全国占比达9.89%,成为慢病管理市场的重要力量。

2024年中国各省市慢病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分布(单位:%)

4、中国慢病药物市场规模

从我国慢病管理药物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我国慢性病患病率正逐年上升,市场规模随之增长,据统计,我国慢病管理药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737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377亿元,2018-2024年市场规模CAGR为10.43%。

2018-2024年中国慢病药物市场规模情况

慢病管理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慢病管理行业依托庞大的慢病患者基数(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群体持续扩大),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行业细分领域众多,涵盖慢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监测等全链条环节,涉及药品研发与销售、医疗器械与智能设备制造、互联网医疗服务、商业健康保险、健康科技与数据分析等多个细分赛道。由于市场规模巨大、细分领域众多且参与者数量庞大,各类主体在不同细分赛道展开竞争,服务边界存在一定模糊性,中小机构与头部企业并存,尚未形成绝对主导的市场格局,因此行业集中度处于较低的水平。

国内慢病管理行业主要企业

慢病管理行业发展趋势

慢病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方向,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慢性病管理的精准化和个性化;二是跨界融合将成为慢性病管理行业的重要趋势,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保险等领域的融合,将推动慢性病管理行业的创新发展;三是政策支持将成为慢性病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将加大对慢性病管理行业的投入和支持,推动慢性病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慢病管理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本文采编:CY343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主要包括产业链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发展潜力评估及市场前景预判、投资特性及投资机会分析、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