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电设备行业概述
水电设备是指用于水力发电过程中的一系列专用设备和技术装置,主要包括水轮机、发电机、调速系统、励磁系统、变压器、开关设备、控制系统等。这些设备通过将水能转化为电能,实现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和电力生产,广泛应用于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水力发电设施中,是现代能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水电设备行业政策
水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与水电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水电行业的建设和发展。《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积极推进主要流域水电扩机、流域梯级规划调整等依法合规开展水电机组改造增容,新建水电机组按需配瓷调相功能。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水电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三、水电设备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水电设备行业产业链结构较为清晰,产业链上游为钢材、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等,原材料供应格局呈现集中化特点,部分高端材料仍依赖进口,但国内企业在部分领域已实现较高自给率。产业链下游为水电设备应用领域,主要为大中小型水电站,随着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抽水蓄能项目发展迅速,为水电设备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2、产业链下游
水力发电,研究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等技术经济问题的科学技术。水力发电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蕴藏于水体中的位能。为实现将水能转换为电能,需要兴建不同类型的水电站。数据显示,中国水力发电量呈现上涨态势,2024年中国水力发电量为12742.5亿千瓦时,发电量的上涨带动中国水电设备行业快速发展。
四、水电设备行业发展现状
2024年,中国在水电领域的投资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抽水蓄能项目上,规划项目加速落地,带动了水电设备工器具的购置金额快速增长,着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水电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其设备需求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十四五”及“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新增大量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装机,未来购置金额将会继续呈现上涨态势,2022年中国水电设备工器具购置金额为129亿元。
从中国水电设备行业市场结构来看,抽水蓄能作为配套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储能手段,其项目加速落地,带动了相关设备的购置需求,其市场占比为51.94%,其他水电设备占比为47.29%。
五、水电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当前国内水电设备市场竞争格局高度集中,呈现寡头垄断态势。以大型水轮机组为代表的核心设备市场中,哈电集团与东方电气两大央企合市占率超过80%,长期稳居主导地位。浙富控股作为主要民营厂商,在特定区域和中小型项目中具备一定优势。
2、重点企业
东方电气抽水蓄能突破高海拔、宽负荷、变转速市场领域,整体市场占有率41.6%,常规水电市场占有率45%,位于行业前列;国内唯一核蒸汽供应系统设备成套供货制造许可证再获批准。根据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发电设备收入为696.95亿元。
六、水电设备行业发展趋势
1、智能化与数字化
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水电站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和维护成本。到2025年,远程监控覆盖率预计达到80%。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优化调度系统可实现多目标协同控制,提升发电效率和灵活性。数字孪生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水电站的运维管理,实现虚拟电站与实体电站的同步运行和精准控制。
2、高效化与节能化
新型水轮机效率提升至95%以上,适应低水头、小流量场景。采用新材料和设计技术,提高水电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
3、生态友好与可持续发展
普及生态流量监测系统和鱼类洄游通道设计,减少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建设和运营中更多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废物排放。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水电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水电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