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产品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图」

一、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概况

高光谱成像技术旨在利用窄而连续的谱段获取地物的完整二维空间信息和一维光谱信息,每个谱段提供了地物在相应波长范围内的光谱特征,因此可用于探测地物形貌、组成和物理成分等方面,该技术的核心硬件设备是成像光谱仪。高光谱成像仪根据不同的分光原理可以归为四类:色散型、滤光片型、干涉型和计算型。

高光谱成像系统主要类型

二、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材料供应、技术支持产业以及下游应用领域,具体而言,上游行业包括面阵相机、光源、分光设备、传输机构、计算机软硬件等行业,下游主要应用于航天航空、军工、地质勘探、环境监测等行业。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对高光谱成像系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进而推动了高光谱成像系统的发展和创新。

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应用分布

目前,国内外研制的高光谱成像载荷已在遥感、侦察、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鉴于高光谱载荷的应用价值,世界各国都在高光谱遥感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旨在不断提升高光谱成像系统的性能指标以适用实际应用场景。国内市场来看,我国高光谱成像系统在民用领域应用占比为63.16%,航空航天及军事领域应用占比为36.84%。

2024年中国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应用分布(单位:%)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市场规模

根据波段覆盖范围,现代光谱成像系统可分为超光谱、高光谱和多光谱三类。为应对光谱成像技术在各个领域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并挖掘其潜在的经济社会价值,全球多个国家和科研机构已将其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研究方向。据统计,近年来全球高光谱成像系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从2018年的12.86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23.86亿美元,2018-2024年CAGR为10.85%。

2018-2024年全球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2、中国供需现状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于1997年研制成功了PHI系统,光谱范围为400-850nm,分辨率优于5nm,并应用于机载遥感中。2007年,我国发射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上,搭载了西安光机所研制的空间调制干涉式成像光谱仪,仪器简称EDIS,光谱范围为460-960nm,光谱分辨率为4.5nm,标志着我国对高光谱成像遥感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近年来我国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供需不断增长,2024年我国高光谱成像系统产量为2372台/套,需求量为3471台/套。

2018-2024年中国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供需现状

3、中国市场规模

随着近几年来看,军民融合加速,高光谱成像仪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国内企业技术不断发展,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产品价格也有一定的下降。在民用领域,尤其是生物医学、地质勘探、机器视觉以及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等应用逐渐增加,行业逐步进入成长期。据统计,我国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7.4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8.16亿元,2018-2024年CAGR为16.04%,2024年市场均价约为52.3万元/台。

2018-2024年中国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市场规模及均价

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竞争格局

同比国外,国内的高光谱成像行业相较于欧美来说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商业化还尚不成熟,大多只是用于军事或卫星遥感上。目前国内主流的高光谱成像仪企业有广东赛斯拜克、、江苏双利合浦、深圳中达瑞和等厂商,大多数的高光谱成像产品仍然依赖进口,并且国内受探测器、光学系统设计、整机集成、出厂校准测试等核心器件的技术壁垒限制,没有形成一体化、封闭式流程,部分企业通过购买外国公司出售的核心分光器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集成,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性能较进口产品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真正国产高光谱成像设备的研发可谓凤毛麟角。

国内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主要企业

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趋势

1、探测模式多样化,自适应选择最佳模式。

未来的光谱成像系统将趋向于更多样化和灵活的探测模式,以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提高数据采集速度、观测频次和数据品质,从而满足对实时监测和动态变化的需求。其中,高频率的快速成像模式将允许系统在更短的时间内捕获大面积区域的数据。此外,超光谱全景成像模式将提供更多光谱信息,有助于更详细地分析地表物体的特性,如土地利用、植被健康和大气成分。自适应探测模式系统可以根据任务需求、环境条件和优先级自动选择最佳的探测模式。

2、成像系统商业化、小型化、轻量化,应用进一步推广。

未来的光谱成像系统将朝向更小型化和轻便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微纳技术和小型卫星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变得更加紧凑和高效,以适应小型平台的需求。小型化的遥感载荷具有成本低、快速部署和多样化的应用优势,加速了其商业化的发展。此外,小型化和轻量化的发展也将有助于减轻对空天资源的压力。大型卫星和感知系统通常需要巨大的资源来设计、发射和维护,而小型化系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开发和运行,减少了资源浪费。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本文采编:CY343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高光谱成像系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行业投资前景、投资机会与风险、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