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胶行业概述
结构胶是指强度高,压缩强度>65MPa,钢-钢正拉粘接强度>30MPa,抗剪强度>18MPa,能承受较大荷载,且耐疲劳、耐老化、耐腐蚀,在预期寿命内性能稳定,适用于承受强力的结构件粘接的胶粘剂。在工程中结构胶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构件的加固、粘接、锚固、修补等。
二、结构胶行业政策
结构胶粘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作为精细化工的子行业,应用领域涵盖了所有需要粘接、密封的领域,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行业。《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中指出:加快发展水基(体)型等低VOCs胶粘剂、油墨、清洗剂;环保型水处理剂;绿色高效催化剂、溶助剂、改性剂/添加剂/表面活性剂等。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结构胶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三、结构胶行业产业链
行业产业链基础化工原料和助剂的供应相对集中,部分原材料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的产量呈现增长态势,为结构胶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发展基础。产业链下游为建筑领域、汽车领域、新能源领域、电子工程等领域。
四、结构胶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筑维修市场的扩大,结构胶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粘接材料,其应用范围和需求量持续增加,2024年中国加固材料结构胶市场规模约485亿元。近年来,中国工业与交通建筑结构复杂化持续提升,新型结构胶品类持续涌现,行业呈现标准化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
五、结构胶行业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中国加固材料结构胶行业横跨多个细分赛道,企业分布广泛,市场集中度尚未形成规模化主导。中国加固材料结构胶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但整体竞争格局相对分散。这种格局的形成,与结构胶本身的多样化技术属性、复合化品类集群、广泛应用场景密切相关。目前回天新材占据最多市场份额,占比为9.50%。
2、重点企业分析
回天新材是国内领先的工程胶粘剂企业,其结构胶业务涵盖多个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建筑等。近年来,公司在结构胶领域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回天新材聚氨酯收入为9.17亿元。
六、结构胶行业发展趋势
1、高温高湿稳定性突破
武汉工程大学等研发的耐湿热聚氨酯结构胶,通过添加含氟聚醚多元醇和云母粉,显著提升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粘结强度,解决传统胶粘剂在湿热条件下性能衰减问题。开发有机硅-聚氨酯杂化体系,结合有机硅的耐候性与聚氨酯的高强度,适应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及沿海高盐雾环境。
2、抗老化与实时监测技术
山东鸿峰胶业推出结构胶抗老化性能实时监测仪,通过物联网传感器追踪胶体固化过程中的应力变化,预测寿命并优化施工工艺。结合AI模型,实现胶粘剂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减少建筑幕墙、桥梁等场景的维护成本。
3、导热-结构一体化设计
万优电子专利采用碳纤维/碳纳米管复合填料,在降低密度的同时提升导热性,满足新能源电池高能量密度需求。纳米填料定向排列技术,实现各向异性导热,解决电池模组局部过热问题。
4、轻量化与强度平衡
新能源汽车胶粘剂用量达9kg/辆,较传统车提升200–300%。聚氨酯结构胶通过双端羟丙基硅油改性,在减重30%前提下保持抗冲击性。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结构胶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结构胶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