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生物医药行业概述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指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海洋药品与海洋保健品的生产加工及制造等活动,包括基因工程疫苗、药用氨基酸、抗生素、微生态制剂药物、血液制品、代用品及诊断试剂等。主要分为海洋药物制造、海洋保健品制造两大类。海洋药物则是指以海洋生物和海洋微生物为药源,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研制而成的药物。
二、海洋生物医药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与创新驱动导向赋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中国海洋生物以基地化、园区化为特征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已然形成,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领衔者亮点突出,有力促进了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和海洋经济提质增效,也为中国海洋科研创新发展、打造特色“蓝色药库”提供了产业基础保障。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进一步强调部署,政策措施上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三、海洋生物医药行业现状分析
1、市场规模
随着国内外对海洋生物医药需求的扩大和对药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海洋生物医药发展进程加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约为185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近400亿元。
2、增加值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在药物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保持平稳发展,海洋药物研发和生物制品开发持续推进。根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781亿元。
四、海洋生物医药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上游为海洋生物原料,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病毒;中游为海洋生物医药制造,通过对海洋生物进行炮制,或在海洋生物中提前有效成分再进行合成等,制备成各类药品或材料;下游为海洋生物医药的流通和应用环节,包括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药店等。
2、上游
海水产品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是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海水产品产量逐年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中国海水产品产量达到3730.69万吨,2018-2024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06%。
五、海洋生物医药行业主要参与企业
目前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集中于部分发达沿海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虽然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阶段相对较晚,但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数量也在持续上升,目前海洋生物医药行业主要参与企业包括诚意药业、山东达因、迪沙药业、澳海生物等。
六、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前景展望
展望未来,发展绿色、健康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我们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联合攻关,强化基础研究,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应用;需要多举措提升海洋生物资源丰度,进一步推进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广度,刺激高新技术向海洋生物医药产品开发倾斜;需要致力于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形成产业可持续支撑和引领能力;需要政产学研金介用进一步协同推进,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海洋医药研发体系,打造产品特色优势,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需要发挥沿海产业群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上下游相互协调、促进的产业链,耦合发展要素,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设新型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
总之,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深入实施,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正以积极的姿态应对新的挑战与机遇,应进一步拓展蓝色利用新空间,挖掘创新发展新要素,夯实产业基础承载力,强化产业驱动源动力,引导市场消费新观念,撬动产业经济新需求,这对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