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发展趋势,新型锂盐添加剂将全面替代「图」

一、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概述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是指在基础碳酸酯电解质中少量加入(通常<5wt%)的有机/无机化合物,通过优先成膜、络合金属离子、抑制副反应或提升离子迁移等机制,显著改善电池的高温循环、低温放电、倍率性能、过充安全及界面稳定性,是“少量高效”决定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与寿命的关键功能组分。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分类

二、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政策

电解液添加剂作为锂电池产业重要上游产品之一,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支持电解液添加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加大动力电池关键技术攻关,在不明显增加成本基础上将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至3000次及以上,攻克高频度双向充放电工况下的电池安全防控技术。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三、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上游为基础化工原材料制造业,主要为碳酸酯类、氟化物、叔胺类、醇类化合物等主要原材料。基础化工产品的市场价格主要受到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相关环保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游行业的景气度变化亦能对基础化工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产业链下游

电解液添加剂下游应用领域为电解液,电解液为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之一,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产品、储能等领域,因此电解液添加剂与锂电池行业景气度与终端产品的市场发展情况息息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113.8万吨。

2018-2023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出货量

四、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发展现状

1、全

全球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市场规模在2022年之前呈现快速上涨态势,2022年达到顶峰,市场规模为122.33亿元,2022 年后全球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规模出现收缩,核心原因在于“供需急速反转+技术路线迭代+价格断崖式下跌”三因素,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规模为86.72亿元。

2018-2024年全球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规模

全球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需求量”仍在上涨,核心原因可归纳为“三大需求引擎+技术升级拉力”。2023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规模是2022年的三倍,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年增55%,成为继动力电池之后的第二极需求,带动FEC、VC等成膜剂用量快速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需求量约为10.18万吨。

2018-2024年全球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需求量

2、中

2021年行业供不应求,VC、FEC等产品价格一度高达40–45万元/吨;随后山东亘元、华盛锂电、天赐材料等十余家企业集中扩产,仅中国地区2022–2023年新增VC名义产能就超过9万吨,而当年全球实际需求不足4万吨,供给严重过剩,行业开工率跌至50%以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规模约为71.89亿元。

2018-2024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市场规模

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需求量持续上涨,可归因于“下游双擎驱动+技术升级+政策护航”三条主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产量为9.07万吨,需求量为8.74万吨。

2018-2024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供需结构

五、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全球电解液添加剂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日韩主要是添加剂的开发,其生产一般都寻求中国企业代工,只生产一些新型的特殊添加剂,一般产量不大。在国内生产企业中,目前已经实现批量供货的电解液添加剂企业有华盛锂电、瀚康化工、华一股份、荣成青木和浙江天硕等。

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2、重点企业

华盛锂电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锂电材料和特殊有机硅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及生产销售,高度重视现有产品技术改造及新产品的研发,致力于保持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快速的产品、技术更新能力,推动了公司销售量保持稳定增长,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VC和FEC销售量增长了43.52%。

2022-2024年华盛锂电VC电解液添加剂收入

六、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发展趋势

1、性能优势与产业化突

LiFSI具有卓越的离子电导率、出色的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高温性能,可显著提升电池的高电压耐受性(≥4.5V)和宽温域性能(-40℃~80℃)。2023年头部电池企业的LiFSI添加比例已提升至3-6%,部分高端车型电池方案中甚至达到8%以上。更值得注意的是,LiFSI对高镍正极(的兼容性优势明显,能有效抑制过渡金属溶解,延长电池循环寿命。而LiTFSI在固态电池中表现突出,每1GWh半固态电池需消耗约210吨,成为固态电解质的关键组分。

2、成本下降路径

LiFSI生产成本正通过工艺优化和规模效应实现快速下降。基于氯化亚砜的氯磺酸法已成为主流工艺,原材料转化率从初期不足40%提升至75%以上,推动生产成本从2017年的150万元/吨降至2025年的20-25万元/吨。

3、智能响应材料

远航锦锂的复合电解液专利代表了另一创新方向——环境自适应添加剂。热响应纳米颗粒(核壳结构Fe₃O₄@石蜡,50-100nm),在-20℃~0℃低温下释放潜热(≥150J/g),提升局部温度3-8℃;而在高温时均匀分散且粘度<5mPa·s,不影响离子迁移。离子筛分添加剂则实现孔径智能调节,低温收缩至1-2nm,降低脱溶剂化能0.3-0.5eV;高温扩张至3-5nm,使离子迁移数>0.75。这种“智能电解液”技术特别适合电动汽车在寒冷冬季和高温夏季的使用需求,解决了锂电池的低温启动和高温安全等痛点问题。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1265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上下游市场分析、重点企业发展分析、风险及对策、发展及竞争策略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