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电功率预测行业概述
发电功率预测是指通过对气象数据、历史运行数据、设备状态、电网运行特性等多源信息的采集与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模型、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电设备的有功功率输出进行预估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为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能源优化配置、市场交易等提供数据文撑,保障电力供需平衡、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并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效率。
二、发电功率预测行业政策
为促进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扶持发电功率测算行业,《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多元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强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推动自备电厂主动参与调峰,优化煤电调度方式,合理确定调度顺序和调峰深度。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发电功率预测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发电功率预测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发电功率预测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技术支持及零部件,主要为芯片、数据与算力组成;产业链中游为发电功率预测;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风力发电及光伏发电。
2、产业链下游
2024年中国发电功率预测行业应用领域中可分为风电及光伏领域,其中光伏领域发电功率预测规模占比 72.79%,风电领域发电功率预测占比 27.21%。
四、发电功率预测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
风电功率系统包含许多功能,其本质是历史及实时的天气信息和风力发电量等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对风力发电厂短期、超短期风力发电出电量进行预报工作;并且根据风力发电量的数据对调度供给侧管理系统进行上报。该系统对电力调度和风力发电安全十分重要。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发电功率预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2.01亿元。
亚洲由于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发展速度快,是全球发电功率预测的主要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亚洲发电功率预测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达 64.01%,欧洲占比 17.15%,北美占比 10.34%。
2、中国
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特点,需要配备储能和备用发电设备,以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对发电功率预测有巨大需求近年来,中国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为发电功率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发电功率预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7.16亿元。
五、发电功率预测行业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中国发电功率预测市场呈现“头部企业主导但整体分散”的格局,2024年国能日新作为行业龙头,市场占比仅18.01%。其余81.99%市场份额由其他企业所占据。
2、重点企业
国能日新主要面向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相关服务,产品主要以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为核心,以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为辅助,以电力交易、智慧储能、虚拟电厂等相关创新产品为延伸和拓展。公司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新能源发电功率测算收入为3.09亿元。
六、发电功率预测行业发展趋势
1、三维提升
融合遥感卫星、无人机巡检和边缘计算,获取分钟级、百米级气象与设备状态数据,把日前光伏预测均方根误差从目前≈8%压缩到<4%,风电从≈12%压缩到<6%。依托5G+边缘AI芯片,实现秒级功率刷新,支撑现货市场15分钟结算周期。空间分辨率由场站级下沉到组串/单机级,时间分辨率由小时级缩短到5分钟级。
2、三智融合
物理-统计-深度学习三元混合框架成为主流;数字孪生电站实时同步气象、结构、电气参数,模型在线自学习、自校正。AI驱动的异常清洗、阴影遮挡识别、组件衰减追踪,减少训练样本偏差。功率预测与AGC/AVC、储能EMS、负荷预测在同一平台耦合,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决策大脑。
3、三域扩展
从集中式光伏/风电扩展到分布式整县光伏、海上风电、光储充微网、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预测结果直接接入省间现货、辅助服务、碳交易与绿电交易,预测误差的经济惩罚模型显性化。高海拔、高湿度、复杂地形及极端天气专用模型库逐步建立;江苏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群功率集中预测示范将在2025年向沿海省份复制。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发电功率预测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发电功率预测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